本报记者 杨波海
咸阳市的旬邑唢呐源远流长,相传,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乐班,其主要为婚丧嫁娶、祝寿、小儿满月、新居乔迁等吹奏,可谓:喜也唢呐,悲也唢呐!生也唢呐!死也唢呐!是平民百姓情感宣泄的最好载体,旬邑唢呐是黄土地的灵魂,一曲曲唢呐是人生感悟的一种凝聚,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热爱自然的激情表达。
旬邑唢呐徒承师艺,代代相传,当时无乐谱、无文字,全凭口传面授留传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旬邑县文化馆经过挖掘、整理、录音、记存唢呐曲目、曲牌100多首,文字10多万字,编印成卷。曲目、曲牌主要分红事乐曲、白事乐曲两大类。每个曲牌曲目的吹奏对每个活动的事由礼仪形式都有严格的对应,诸如:红事婚嫁迎娶上轿吹奏的曲目是《大开门》;迎亲吹奏的曲目是《小开门》;中午请客人入席(俗称请户)的曲目是《挑水》;新郎新娘拜堂的曲目是《大升官》。白事丧葬吹奏的祭奠曲目是《吊孝》;献祭的曲目是《抱灵牌》;送葬的曲目是《祭灵》。其他如乔迁、祝寿、小儿满月、门面开张等庆贺之事虽没有红白两事那么严格的礼仪与曲目对应,却有着驱邪、祈福、求富贵的寓意。吹奏的曲目基本是《大开门》、《节节高》、《大升官》、《将军令》、《纺棉花》等欢快、喜悦、热闹、红火的曲调。
旬邑唢呐根植民间闯天下,声震陕西饮誉大江南北。早在1957年,唢呐艺人周车就荣获陕西省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大赛演奏一等奖。1990年万忠院艺人与日本印度尺八访华艺术团在咸阳同台演出。旬邑唢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经过文化工作者的组织辅导,先后承担了多起大型的文化活动,1991年8月,百人唢呐参加陕西省九运会开幕式表演,1993年参加了陕西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94年应邀赴广东湛江参加了国际欢乐节、中山市万人慈善行表演。1997年应邀参加了江苏无锡太湖艺术节表演。2000年参加了中国、西安“千面锣鼓迎千禧神州世纪游”。2001年参加了中国、西安、香港艺术节。2003年参加了“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西安行”大型文艺晚会演出。2005年参加了咸阳艺术展暨海峡两岸研讨会开幕式表演等三十余次国家、省市大型演出活动,均获成功,并受到海内外观众和国家领导人许嘉璐的高度赞扬。因此,旬邑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唢呐之乡”。 (C)②
新闻推荐
1000万套——权威部门公布了2011年保障房建设目标。这是一个超出许多人预期的数据。2010年59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规模已经创历年之最,谁能想到2011年这一数据几乎翻了一番?一个强烈的信号:保障房建设...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