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今年八十一,已是耄耋之年。
她双鬓斑白,身体硬朗,独自生活,嗜好打牌。不过,就是偶有糊涂,说过的话,扭头便忘,要么问过的话,重复提及,令人心烦意乱。母亲这辈子,养育一双儿女是最大的骄傲,常常不时念叨,引以为荣。由于我的父亲早年病逝,母亲守寡已有30余年,“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个性,秉性难移。去年,母亲明显大不如前,做饭愈加简单、随便,用她的话说:“锅是碗,碗是锅”。且吃了上顿,忘却下顿,雇个保姆,她不同意,儿女多次接母亲来家住,可她住不习惯,小住几日,就闹着要走,还明豁豁亮出理由:“你们一上班,我成了看门人。”人走了,又忽来电话,要与儿女住,这一纠结可难为、折腾了儿女,为了顺应母亲个性,又能照顾好母亲,我们做儿女的商定,常回家看看:每周三由我妹陪伴照顾,我每个双休日,由咸阳到西安陪伴呵护,保障母亲间隔几天,就能见到一双儿女,使她“养儿防老”,心安理得。从去年到今年坚持这么做,收效不错。近期,伴娘时,母亲又多次心疼地劝我,“我好着呢!不跑这么勤了,来一趟要花多钱?!”可怜天下父母心,看着白发苍苍的慈母,真的,一种难以名状的酸楚,使我眼不掉泪心儿落泪……
凡人都要老,假若我到了母亲这般年龄,我会是什么模样呢?我能做到母亲的善解人意吗?我不敢多虑,又不得不想!
我是一个单位的“小头头”,日常工作杂七杂八,繁忙琐碎,一年多来,每到双休日,我都会前往西安伴娘,因为这是我的家事,比天都大。有时,对已是50出头的我来说,的确,在两城市间来回奔波,亦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好在不管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我恪守每个双休日是我的“敬母日”。一次,我与一位同事交流养老问题时,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见一面,少一面;看一次,少一次。”此言“给力”,我颇受启迪和教益,这句话,几乎成为我孝敬母亲的原动力和座右铭。
伴娘,不在于陪一陪、坐一坐、看一看、问一问,要带着亲情去帮母亲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拉拉家常、料理家务;母亲看儿女为她奔忙,喜在眉梢,儿女也甜在心头;如今伴娘,我仅能做到每周只一天多时间,好在母亲生活尚能自理;倘若真有一天,如母亲所顾忌的:生活不能自理咋办?
娘啊!请放心——儿女定会天天伴娘!(C)④
新闻推荐
毕业五十载 今聚一堂 纺织老工人共话巨变 “过去这都是菜地,现在变化太大了”
怀着深厚的感情,毕业五十载的13名老人为咸阳的美好明天干杯。老人们感受着咸阳的今昔巨变。一路走,一路说,喜悦写在老人们激动的脸上。他们,是咸阳最早的一批纺织技术工人,曾经为咸阳这个辉煌一时的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