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
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当时项羽的兵力大约是40万人,刘邦军队共约10万人。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您收下。无奈的项羽收下了白璧,气得范增拔剑将玉斗撞碎并大骂项羽。
范增的预言在数年后应验:项羽和刘邦在随后的四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最后项羽败北,在乌江自刎而死,刘邦建立汉朝,是为汉高祖。后世不少人认为项羽在事件中缺乏当机立断的能力,间接导致范增的计划失败,亦埋下了自己日后败死的伏线。
“鸿门宴”一词在后世被用作比喻“不怀好意的筵席”,喻指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不怀好意的事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以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皆成为名句。(C)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鹏飞)7月31日,“月饼的故乡在长安”研讨会暨“心特软·大唐秦饼入选中华糕饼文化遗产名录”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会上传出好消息,咸阳市食品企业——心特软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唐秦...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