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西安市碑林区菊花园,是个工薪之家,也是“五好之家”,现四世同堂,家中共有十八口人。我有四个孩子都已成家生子,大孙子洪伟大学毕业已工作,孙媳妇赵敬中专毕业是兽医;大孙女孙芸研究生毕业,女婿樊敏博士生毕业也均已工作;二孙女张倩大学毕业已工作;小孙女庄园上大学;重孙洪雨轩上小学三年级。
我刚结婚那会儿,老伴儿就经常在我耳边说:“吃不穷,花不穷,计划不到就要穷。”这是她从她母亲那儿学过来的治家方针。在外边,她是平民百姓,但在家中她既是女皇又是仆人。她喜欢主宰一切,从房间布置、家具购置、一日三餐的饮食、每个人的四季衣服,样样都是她说了算,好似家中的“独裁者”。然而,她又是家中最能吃苦耐劳的一个人,她用自己装满智慧的脑袋和勤劳的双手,把家政大计中的一个个想法变成了现实,让我很受感动,想为她颁发“女皇”勋章和“五一”劳动奖章。
中华民族历来有“百事孝为先”之传统美德。我们的孩子对我和老伴儿都很孝顺。老伴儿腿经常疼痛,孩子们常将做好的饭菜端到她床前;孩子们为了照顾老伴儿,他们把上班时间倒开,一个上午来,一个下午来。老伴儿说:“跟儿女聊天真管用,连病都好了,胜过吃药。”
在我们家中每个成员都能做到晚辈尊重长辈,长辈也能体谅晚辈。大家互相关照、相亲相爱、和谐相处。
记得有一年的春节,我准备了两个红包和五本荣誉证书,让全家老幼每个人既得到荣誉,又能得到实惠。我第一个给老伴儿发“勤俭持家奖”,并嘉奖一包红枣、一包白木耳,给她补补身体,老伴儿笑了,笑得那样甜!给女儿女婿发“孝女贤婿奖”;给儿子、儿媳发“有所作为奖”;给孙子、孙媳发“大有希望奖”;给4岁的小重孙发“聪明活泼奖”,他乌溜溜的眼睛带着甜甜的笑,能说会道的小嘴像只八哥。
我和老伴儿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经历风风雨雨50余年。每逢我埋头写作时,她就把小孙子带出去,不让我受到干扰。我经常爱在报刊上发表点“小烟盒”、“火柴匣”的文章,以此为乐。老伴儿很风趣地说:“我是横眉冷对错别字,俯首甘为勤杂工。”我有时开玩笑说:“你也是第一读者。”
在家庭生活中,婆媳关系是公认的老大难问题,可是在我的家中,老老少少都听我老伴儿的指挥“摆布”。老伴儿对两个儿媳又特别偏爱,甚至比儿女还亲,关系处得甭提有多好。儿媳们和我的子女们相处得像亲姐妹一样,从没红过脸,我们都非常珍惜这前世修来的缘分。有家如此,是缘亦是福。
我家现在日子好了,住房由平房到楼房。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的小家,过自己的日子,虽然各自为营,却也和睦、幸福,其乐融融。
如今我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大女儿都已退休,他们仍然对我和老伴儿体贴入微。我认为,有个幸福的晚年可谓是一种福分,我能和老伴儿白头偕老,我很知足,赶上这个好年代。我和老伴儿身体尚好,再多活几年,多看一看中国的发展变化。 (C)④
新闻推荐
过期的糯米粉本报讯(记者王高峰实习生袁萌利王雨柔)昨日上午,市双创办食品督查组接到市民的举报后,和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执法人员,对位于中华大厦一楼的巴岛烫小火锅总店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这家小火锅...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