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涉及命案逃亡11年,不约而同做出同样选择他俩求助本报去自首

来源:华商报 2011-10-31 18:50   https://www.yybnet.net/

昨日下午,蒲森贵(下)走进旬阳县公安局自首本报记者 李小博 摄

本报记者陪同孙某到派出所自首本报记者 宁峰 摄

清网行动年底决战

“我要自首,希望记者能给我做个见证……”,近日,本报热线接到这样两个电话。11年前,电话中的两名男子涉嫌不同命案潜逃,得知公安部“清网行动”对自首人员有政策上的照顾,顶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他们决定选择同一个方式——投案自首,他们一个来到本报一楼大厅,一个找到本报安康记者站记者,请求帮忙见证。

今年5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以“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缉捕在逃的各类犯罪嫌疑人。10月,公安部要求将原计划明年上半年的决战任务提到今年年底,全力缉捕在逃疑犯。

“清网行动”追逃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公安部门积极响应,追逃的数量、效率有大的飞跃。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网上追逃“清网行动”后的第一个月,就有9000多名在逃人员投案自首。

自首量刑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陕西省公安厅2011年8月19日联合发布的 《关于敦促在逃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第六条明确规定,在本通告规定期限内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将根据自首情节在案件移送起诉时一并提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建议和意见,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犯罪情节轻微、悔罪表现明显,损害赔偿到位,符合不起诉或者缓刑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宣告缓刑。通告截止日期为2012年6月30日前。

提起外号叫“眼镜”的何言红,在旬阳县川籍厨师里还是叫得响的;但提起他的另一个名字蒲森贵(见到记者时,他自称蒲生贵,后警方确认其名为蒲森贵),却没有人知道。11年前,蒲森贵在四川射洪县杀人后潜逃,改名换姓并学了厨师的手艺,随后落脚在旬阳县,一干就是8年。10月28日下午5时许,蒲森贵拨通了华商报社驻安康记者站的电话,“希望华商报的记者见证我去自首。”

电话中蒲生贵说,最近在网上看到有关在逃犯罪人员自首后会量刑处理,“我认为这是一次机会。”蒲生贵说,他已经联系上了射洪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所长敬永平,“因为没有身份证,我没办法回去自首,只能让他们过来接我。”蒲生贵解释,如果他在回家途中被抓,就没有了自首的情节。

而当记者提出在安康警方也可以自首的时候,蒲生贵说,因为现在的老板对他不错,他已经给老板打招呼要干到月底。“等敬所长他们过来时我会通知你们。”

随后,记者联系了射洪警方,确认了这一信息。当晚,记者赶赴蒲生贵工作地旬阳,并于当晚约见其交谈,一开始蒲生贵还不愿意向旬阳当地警方自首。30日,在记者的多次劝说下,他同意在记者的陪同下向旬阳警方自首。

对话嫌疑人

10月28日

戴着眼镜的开朗男子

28日晚8时许,记者赶到旬阳县城,打电话给蒲生贵,希望能见一面。直到9时40分,记者见到了身穿黑色运动服、黑色牛仔裤、白色运动鞋、戴着眼镜的蒲生贵。走进宾馆房间,蒲生贵在靠近窗口的椅子上坐下,从兜里掏出10块钱的香烟,点了一支。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的排斥和提防。

记者:咱们聊聊。

蒲生贵:我具体什么时候从家里出来已经记不清了,是1999年还是2000年,唉,不记得了。反正是感觉时间太长了,人也太累了,想安稳了。

具体是哪一天我也记不得了,那时候天气不凉也不热,大概穿着长袖衫子的样子。只记得那一天从早上就开始喝酒,好多的场子,一直喝到晚上。那天彻底喝大喽,晚上去了舞厅,结果就出事了。

记者:当时因为什么?

蒲生贵:好像是争舞伴,那个人我们也不认识,一打起来就乱了,那天实在喝得太大了。等到他倒下了,我们全跑光了。(提高了声音)跑出去我的酒就醒了,看到胳膊上全是血,就赶紧跑到一家理发店洗了。

记者:那你是怎么知道对方的情况的?

蒲生贵:当天晚上12点多,我就知道他死了,是别人告诉我的。那时候啥子都不懂,就想着赶紧逃跑。

记者:你们当时身上带着东西吗?

蒲生贵:这个就不要问了,等到敬所长他们来了我再说。(蒲生贵看起来很介意,他用力地摆了摆手,当看到记者拍照时,他显得有点警觉)

躲躲藏藏的生活太累

记者:那你为什么会有自首的想法?

蒲生贵:我平时很少上网,最近用手机上网看到自首后有处理较轻的通知,想了想就联系了家里,听说派出所敬所长去过我家好几次了,就想抓住这个机会。再说了我觉得还年轻,就是将来出来了还有后半辈子可以重新开始。

记者:那以前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吗?

蒲生贵:要是以前估计我还会继续躲着,反正躲过一天是一天。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找华商报的记者?

蒲生贵:我其实想了很长时间,包括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我妹妹也建议我找媒体的人见证,我就想到了华商报。我一开始也害怕在我打电话之后你们告诉警察,但我还是相信了,这么多年来我真是觉得躲着太累了,什么事情也不敢干,就是出门坐火车也害怕,所以这些年只好呆在旬阳。

记者:你当时离开家时家人知道吗?有没有带钱?都去过哪里?

蒲生贵:当晚我知道他死了,第二天就带着2000块钱出门了,给家人说是我出去打工。出去就只能投靠老乡,先是去新疆,又去了成都,还去过西安、洛阳,最后就在安康学了厨师。

我是2003年吧,到了旬阳,拜了我们那边的人当师傅,学了厨师,旬阳算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已经习惯了。

记者:你在旬阳有朋友吗?他们知道你的过去吗?为什么会选择学厨师?

蒲生贵:这个肯定不能告诉他们,人的层次不同,谁晓得他们会干什么。厨师的门槛比较低,只要你愿意,从刷盘子、洗碗开始,慢慢地就学会了。一开始工资才200块钱,后来就慢慢多了。我现在就是调凉菜的,到今年工资涨到3000块钱。

我是个心比较铁的人

记者:离开家里多年想念家人吗?以前有没有跟家人联系过?

蒲生贵:哪敢呀!那时候就害怕警察,还敢跟家里联系。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跟家里联系过,就是前几天才让回家的人把我的电话告诉我哥,然后才打的电话。

(沉默)我爸妈的身体还行。我哥说敬所长来我家好多次,我就给他打了电话。最后我妹妹建议我找一家媒体见证我自首,害怕出什么问题。我这次要等敬所长过来,因为家里人当时说要跟着过来,有他们在我感觉比较安心。

其实我是心比较铁的人,想家里人也没有办法,就还不如不想。在这边的老乡就很少回家,都是三五年才回去一次。这十几年了,别人回家过年我都一个人呆着,吃方便面,有时会到朋友家里玩上两天。师父问过我,觉得我心比较硬。

这次自首,就是希望回去能和家里人吃顿饭,让他们看看我。

记者:你后来知道家里那边其他人的消息吗?

蒲生贵:当时和我一起打架的人都进了监狱,估计这会有的已经出来了。现在想起来,还不如……再说我当时也不是故意的,就是在里面呆上几年。

我爱看小说,有点愤青

记者:你是什么文化程度?你戴着眼镜的时候还比较斯文。

蒲生贵:其实初中的时候成绩还比较好,尤其是数学。也不晓得啥子回事到了高中就不行了,大概是1995年的时候,高一上到一半就辍学了。(笑了)别人也说我斯文,厨师圈子里的人都叫我“眼镜”,他们不知道我的名字。

记者:你停学后干什么了?

蒲生贵:先是在一家制药厂上班,后来去了一家宾馆当保安。反正家里也没人管,就是在外面瞎混着,有零花钱就行。

说实在的,我以前爱看小说,那时候金庸、古龙的小说都读过,后来网络发达了,我就开始看网络小说,各种小说都看。

记者:要是你坚持下来的话是不是还会写小说了?

蒲生贵:那不会,我的层次不够。但是武侠和后来的网络小说也影响了我的性格,我感觉自己有点愤青,看不惯的东西太多了。

聊到晚上11时许,对于自首的事情,记者建议也可以向陕西警方自首,蒲生贵马上站起来,“我要考虑考虑。”随后便提出离开。

10月29日

我曾经有过女朋友

从29日上午开始,记者多方联系确认并未发现“蒲生贵”信息,害怕有闪失,记者不断联系蒲生贵,希望见面,但均被拒绝。而当记者致电敬永平,希望射洪警方尽快赶到旬阳时,他表示会在11月1日赶到,同时表示不用旬阳警方介入。

直到下午2时30分,下了班的蒲生贵才如约来到宾馆。

蒲生贵说:“我上午的时候刚给敬所长寄了自首书,这是回执单。”(说着,他拿出一张邮戳为10月29日的快递详单,而另一张是重新写的自首书)

记者:你的年龄按理说应该结婚了。

蒲生贵:哥哥和妹妹也都结婚了,都有孩子了,我也没什么压力了。自己都不知道哪天就被抓了,哪还敢找女朋友,还是不要耽误了人家。

其实我以前在安康有一个女朋友,我当厨师她是服务员,谈了3年多,后来去了她家,父母让领结婚证时我害怕了,没有身份证呀,从我一出门就把一代身份证给扔了,所以我们只好分手了。

记者:后来再没有找过吗?

蒲生贵:不敢找。但是以前的女朋友还偶尔联系着,她已经结婚了,不知道我的真名字,我在外面的名字叫何言红,字随便咋写都行。(说着,蒲生贵卸下眼镜抹了抹眼睛)等我走的时候还要再联系一下她,(停顿了一下)但这种事情迟早要知道的。

吸毒致死的朋友或许改变了他的人生

对于蒲生贵的过去,他此前还不愿意多提,也许是建立了信任,他今天显得有些放松。

记者:你退学早是不是导致你最后出了事情?

蒲生贵:那倒不是。那时候就是在社会上混着,我们村子里在外面混的人多,但他们都和我好,我也不是惹事的人,我其实没打过架,就那一次,还出事了。

有一件事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不是1999年就是2000年底,那个小兄弟比我小好多,家里也没人管,他就在社会上混。有一次小兄弟喝酒后注射毒品后死亡,当时一看那情形就都跑了,就有人打电话通知我,我就去了。他身上没有一丁点的伤,就是吸毒过量。

29日晚,记者要求陪蒲生贵和朋友吃饭,被他拒绝。当问起向旬阳警方自首的事情,他仍表示要等到家乡的警方赶来。

10月30日

冷静地走进公安局自首

昨日上午,记者又拨通了蒲生贵的电话,他称自己还要工作。上午12时许,记者来到他工作的地方,刚到门口,在事先并没有联系的情况下,他出来了。在此之前,记者再次致电敬永平,他表示蒲生贵已经向射洪警方写了自首书,属于自首,并不需要旬阳警方介入。“我希望你尽快向旬阳警方自首。”记者说。蒲生贵犹豫了一下,乘车和记者一同赶往旬阳县公安局。迎接他的是值班的旬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教导员刘平辉和一中队中队长王明国。在和刘平辉握手的那一瞬间,蒲生贵回头看了记者一眼,迅速转过脸去,跟着进了办公大楼。

让警方诧异的是,根据蒲生贵提供的信息,一开始并未在网上找到相关信息,随后根据同名搜索和联系四川警方,确认:蒲森贵,1977年出生,四川射洪县太和镇城南办事处何家桥村2组,于2000年5月2日晚,伙同邓某在太和镇“恒达舞厅”将郭某杀死,因涉嫌故意杀人,其被四川射洪警方列为刑拘在逃人员。随后,蒲森贵被送往看守所暂时羁押,旬阳警方已与四川射洪警方取得联系,等待移交。

本报记者 李小博 田德政

涉嫌卷入命案后潜逃,犯罪嫌疑人昨日来到本报

“我要自首,希望记者能做个见证”

11年前涉嫌卷入一桩杀人案后潜逃外省被警方通缉,昨日一大早,在外逃亡11年的犯罪嫌疑人孙某在家人及朋友的陪同下来到华商报社,“我要自首,希望记者能给我做个见证!”

■疑犯自述

“逃亡多年,心理压力很大”

昨日上午9时,孙某打进本报热线称:“自己11年前在铜川耀县(现耀州区)牵扯进一起命案后在逃,主犯在5年前已经落网,而自己之前已与铜川警方联系好自首事宜,今天他来自首,希望本报做个见证……”在报社一楼大厅外,记者见到了孙某,他头戴白色棒球帽,神情严肃,陪同他的还有妻子及朋友。

孙某告诉记者,11年前自己与朋友文某因涉嫌命案,两人逃离现场,后来得知文某在内蒙古又犯命案且被警方抓获,而自己逃亡多年,感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对家庭的愧疚,得知公安部门正在开展的“清网行动”对自首者有政策照顾,加上亲友的劝说,5天前他从广东回到西安,决定向警方自首。“我已经与铜川警方联系好了自首事宜,想请你们做个见证”,孙某说,铜川警方上午便会过来接他。随后本报记者随同孙某一起来到红缨路派出所等待铜川警方。

“没尽早投案,是为了救孩子”

谈起11年的逃亡历程,戴上手铐的孙某眼圈微微泛红。“没尽早投案,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救我的孩子”,孙某说,开始逃亡时,儿子刚半岁,妻子又下岗,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他便跑到广东,在东莞一家电线厂打工赚钱。“原本早想自首的,可没多久就得知孩子患了慢性肾病”,孙某说,孩子的病很难治又需要不少钱,而家里没有钱,也借不到,他每个月都会将打工收入攒下来,然后通过不知情的中间人辗转送回家给孩子治病。“在外面好歹能赚钱,但心太累了,听到警笛就紧张”,孙某叹了口气说,11年来的事情一直瞒着孩子,作为父亲很愧疚。

在派出所,孙某的妻子赵女士说,儿子目前已经12岁,正上初一,病还没完全好,从去年开始由西京医院转到省中医医院,靠吃中药调养。随后记者见到了孙某儿子在陕西省中医医院的病历,发现其从2010年7月至今已先后九次在该医院就诊。

“我没杀人,怕报警也说不清”

孙某到底牵扯进了怎样一起杀人案?据孙某交代,2000年2月的一个晚上,他和文某喝了点酒后又一同来到另一朋友李丽 (化名,已身亡)家。“我在李丽家呆了一会,自己先下楼准备走,文某还在李丽房间内,刚走到楼下文某又突然叫我再上去。”孙某说,再次走进李丽家时,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李丽躺在地上手捂胸口,文某站在旁边手握着一把带血的水果刀。

孙某说,当时他想打120,但被文某阻止了。文某承诺可以带他去做生意赚大钱,他没多想便跟着文某一起逃离现场。“我没有杀人,但当时现场就我们两个人,我怕报了警也说不清楚”,孙某说,当年事发后,他俩先到铜川市又跑到四川,后来文某便不辞而别了,他则去了广东打工。

■警方说法

是否涉嫌杀人需进一步调查

为求证孙某的说法,记者联系到铜川市公安局耀州区分局,铜川警方表示,2000年2月耀县一水泥厂家属区(现耀州区)确实发生了该起命案,死者是女性,根据相关线索初步确定文某、孙某有作案嫌疑,两人案发后均潜逃,因此被警方通缉。由于案件跨度时间较长,且2001年文某又在内蒙古犯下另一起命案并被当地警方抓获并由当地法院判刑,因此,孙某投案后铜川警方将会第一时间前往内蒙古调取文某受审时的案卷等资料,同时进一步寻找证据,由此才能断定孙某所述案情的真伪。

认定自首还应如实供述案情

孙某昨日上午的举动是否可认定为自首,铜川市公安局耀州区分局刑警大队民警表示,警方对自首的认定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方面是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公安机关等部门投案,另一方面是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共同犯罪的话,还应该如实供述同案犯的罪行。这几天来孙某确实曾多次联系过铜川警方表态愿意投案,并于昨日上午通过华商报社向警方投案,可确认已符合第一要件,而接下来是否如实供述案情则需要调查。

昨日下午,西安警方已将孙某移交给铜川警方,该案件目前还在进一步审理当中。本报记者 侯希 

新闻推荐

221路调度站 一年半搬了五次家线路随之频繁更改,乘客纷纷叫苦

延兴门、陆家寨、千户村、等驾坡、西部家具城……一年多来,221路的调度站频繁更换,让司乘人员觉得“就没消停过”。这不,刚搬到西部家具城才一周,又面临着“要搬走”的窘境。调度站频繁变动,就意...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涉及命案逃亡11年,不约而同做出同样选择他俩求助本报去自首)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