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时间12月12日、13日、15日
■实验地点省纤维检验局纺织品标准实验室
■实验人员省纤维检验局纺织品科纺毛室科长陈武成、检验员王菊梅
■实验目的测试什么外衣最保暖、最抗风,什么内衣最舒适、最吸汗
现场随访
医院感冒患儿扎堆有孩子被捂得中暑
昨日下午记者在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大厅看到,近百名孩子将大厅围得满满当当,急诊科等待就诊的父母们排起了长队。
“最近天气寒冷,患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的孩子成倍增加。”儿科一王姓医生说,“最近每天就诊的患儿能达到300多人,最多一天突破了400人,其中大多都是感冒,这在我科近几年来都是很少见的。”
王医生说,从最近增多的感冒患儿发病原因看,都是因天气骤冷时孩子体质太差、抵抗能力弱,同时父母护理不当造成的。这个护理不当不是因为给孩子穿得太少,而是穿得太多,导致孩子出汗,有的孩子甚至被父母捂得中了暑。
昨日,记者在碑林区西荷小学随机采访了几名小学生,三年级的张同学给记者数了数他穿的衣服:一件带毛绒的保暖内衣,一件羊毛衣、外边还有一件长过膝盖的羽绒服,外穿一件厚厚的棉裤,还戴着手套。“我妈把我穿得这么厚,跟木偶一样的,要是多走几步,身上就出汗。”他说。
“孩子都穿得厚厚的,裹得像粽子,体育课上孩子们都跑不动,稍微一活动就出汗,一脱衣服就可能感冒。”一年级的惠老师说。因此,王医生建议家长,应适当让孩子“冻”一下,尤其在冬天,让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常识预热
衣服为什么使人暖和
“穿衣服为什么能使人暖和?是衣服本身能产生热量吗?当然不是。”省纤维检验局纺织品科纺毛室科长陈武成说,人体是通过消化食物来获得热量的,但这个热量需要保护,否则就会被很快散发。
陈武成说,人穿了衣服,衣服与衣服、衣服与肌肤之间便形成了局部气候环境,这便是衣服小气候。人体是通过辐射和对流散热来调节体温的。寒冷季节,外界温度较低,皮肤表面辐射出大量的热,通过体表空气对流,身体就会发冷。如果穿上衣服,就会立刻感到暖和。这并非衣服可以产生热量,而是外衣面料和中间的填充物(如棉絮等)使身体热量不易向外散发,阻挡了外界冷空气与体表热空气层的对流,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从而感觉到温暖。
实验 1 服装保温率棉衣比呢子大衣好
12月15日,在省纤维检验局纺织品标准实验室(室内温度:20℃±2℃,湿度:65%),检验员王菊梅利用平板式保温仪进行了实验。
王菊梅介绍,这套仪器主要检测的是衣服的保温率,即衣服的保暖性能。仪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电脑装置,实时监测采集到的数据,并最终打印结果;另一部分是一个长宽约30厘米、高约50厘米的保温箱。底部有三块加热板,加热到36℃左右就会保持恒定温度,模拟人的正常体温。保温箱四周用玻璃隔离,避免实验数据受到外界影响;而保温箱上部的箱体温度计将两部分之间连接起来。
“加热板表面就像人的皮肤,散发的热量就像人体热量,将测试的服装放在加热板上就像给人穿的衣服,然后用箱体温度计来检测透过衣服散发到箱体顶部的热量,就能检测出服装的保温率。”王菊梅说,为了检测数据的科学性,仪器本身会连续检测3次,然后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
实验步骤第一步:检验员将准备好的呢子大衣、亮皮涂层棉衣、不带涂层的棉衣同时置于标准实验室内,等待30分钟后依次检测;
第二步:检验员将3件衣服依次放入保温箱内,每件衣服仪器会连续检测3次,检测一件需30分钟,最终仪器根据3次检测结果取其平均值自动打印出来;
第三步:三次检验完毕后,将打印出的结果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
呢子大衣保温率:62.88%
亮皮涂层棉衣:--
不带涂层棉衣保温率:79.32%
结果分析
省纤维检验局纺织品科纺毛室科长陈武成介绍,外衣的保温率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外衣的面料;二是外衣内部的填充物。外衣作为防风层,面料越致密越防风,但透气性要好。至于填充物,类别和厚度不同,保温率也不同。
从检测结果来看,不带涂层的棉衣要比呢子大衣保温率高。这是因为呢子大衣是羊毛等天然纤维和涤纶、粘胶等合成纤维混合制成,且空气层较薄,所以保温率相对较低;不带涂层的棉衣因为填充的棉絮蓬松、柔韧,隔热值高,保温性能良好。而带涂层的棉衣没出结果,是因为面料表面的涂层将热量牢牢地收集在里面,热量散发不出来,箱体温度计根本检测不到数值。陈武成说:“现在卖的很多棉衣和冲锋衣,都在表面加了塑料等涂层,这样虽然风雨都渗透不进去,但因为衣服不透气,一旦出汗就会散发不掉而浑身难受。”
陈武成介绍,冬季保暖选择衣料时应尽量选择导热系数最小的纺织面料,如纯羊毛、鸭绒等。这些面料蓬松、柔软,隔热值高,保温性能良好。其次是丝棉和棉花。
陈武成说,羽绒服受欢迎就是因为其柔软、质轻,富有弹性,抗压性好,且面料一般采用比较致密的尼龙绸布,能起到良好的防风作用,因而保温效果好。但因为羽绒服里的羽绒都是散的,通过实验来检测比较困难。
实验 2 吸湿率涤纶内衣最差劲
“外衣是防风层,应该防风、保暖,而内衣因为要贴身穿,所以一定要舒适、吸汗、透气。”陈武成说,如果内衣吸湿性较低,那么人体运动时产生的汗就散发不出去,贴在肌肤上湿漉漉的,一冷一热更容易感冒。
所以针对内衣的实验,主要是测试吸湿率。做这个实验,需要用的仪器是八篮恒温烘箱、百分之一天平。实验所选的样品是:羊毛内衣、棉内衣、天丝内衣和涤纶内衣。
实验步骤
第一步:检验员王菊梅首先将4种内衣分别放入了八篮恒温烘箱(烘箱内温度为105℃),让内衣所含水分不断蒸发、散失,重量自然也在不断减少。一段时间后,待重量不再变化时用百分之一天平连测两次,得到内衣干重。
第二步:将烘干后的内衣放入标准实验室环境(室内温度:20℃±2℃;室内湿度:65%)24小时,然后重新称量内衣重量,计算得出不同内衣的吸湿率。
实验结果
羊毛内衣吸湿率:15%
棉内衣吸湿率:8.5%
蚕丝内衣吸湿率:13%
涤纶内衣吸湿率:0.4%
结果分析
陈武成说,实验结果证明羊毛内衣吸汗能力最强。此外,羊毛制成的衣服还有一个特点,不仅能很好吸汗,当湿度饱和并达到一定温度时又会释放出去。但对于易过敏的孩子来说,则容易引起皮肤瘙痒及荨麻疹。蚕丝内衣虽然吸湿性也较强,但价格较贵。“其实内衣最适合的是纯棉面料,吸水性好、透气性好、保暖性好,贴身穿着非常柔软、舒适。而羊毛或毛与合成纤维的衣服可做中层衣服,隔热效果好而且轻便富有弹性。”
“最好别穿涤纶等化纤内衣。”陈武成说,化纤内衣不仅吸湿率差容易造成湿漉漉的不适感,还容易造成感冒,同时化纤衣服还容易产生静电,会加重皮肤的干燥和不透感。
特别提醒
穿这三件最合适
“一些父母怕天冷孩子冻感冒,就里三层外三层把孩子裹得像个‘粽子\’,结果孩子行动不便,缺乏体育锻炼,身体免疫力差,稍微一运动还容易出汗,一热一冷孩子更爱感冒。”
陈武成介绍,其实像西安这样的气候,冬天孩子穿3件衣服就比较合适:最外面的防风层穿一件羽绒服、皮衣或厚棉衣,羽绒服和棉衣中的羽绒、棉花都比较蓬松,可以吸收很多空气形成保护层,不易让冷空气入侵;而皮衣面料致密,冷空气也不易穿透,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中间穿一件薄毛衣,再在里面穿一件舒适、吸汗的贴身内衣就可以了。
相反,如果孩子穿得过多,衣服与衣服之间的空气层厚度超过1.5厘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因此并不是穿得越多越暖和。
这两种做法不好
围巾当口罩
省人民医院儿科王医生说,寒冬外出时家长常常给孩子戴上口罩,以为这样可防寒防感冒。其实这样并不科学,如经常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黏膜得不到锻炼,孩子反而变得娇气,稍微受寒就更容易感冒。还有一些婴幼儿家长,用大围巾把孩子连头带嘴一起包上,认为这样可保暖。经常这样做不仅会降低孩子上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性,使孩子缺乏对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而且因为围巾多是纤维制品,用它来护口会使纤维吸入体内,诱发过敏体质的孩子发生哮喘症。
让孩子和衣而睡
还有的家长冬天里总是让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睡觉。王医生说,这样做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很不利于健康。这是因为熟睡时人体皮肤会分泌和散发出一些化学物质,若和衣而眠,会妨碍皮肤正常的“呼吸”和汗液的蒸发。另外,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厚被子,也会感到寒冷。因此,在寒冷的冬天不宜穿厚衣服睡觉。本报记者周金柱
有奖征集选题线索
“关注身边事,用实验说话,为民生服务。”《生活实验室》每周六与您见面。
本报欢迎您提供实验新闻选题线索,也欢迎有条件的单位提供实验室。对被采用线索,我们将给予奖励;对提供实验室的单位,我们也将选择合适方式鸣谢。另外,不论您是普通读者还是专家教授,我们都欢迎您和我们一起动手,用实验来为大家寻求答案。
■线索提供方式
热线电话:(029) 88880000
华商新闻报料QQ:200802982
新浪微博:@华商生活实验室
本次实验特别感谢陕西省纤维检验局注:本次实验结果仅对测试样品本身负责,实验结论不作为专业技术指标,仅供市民参考
新闻推荐
本报此前报道了103岁老人徐益卿开微博(http://t.qq.com/x2523413236),被称为“微博潮爷”。12月9日晚,徐老经抢救无效离世。12月16日,徐老的儿子徐先生在父亲的微博上发布了这一消息。徐先生在微...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