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汉城湖围栏边垃圾堆连成串》一稿引起较大反响
本报讯(记者张宝勤)本报4月8日刊登《汉城湖围栏边 垃圾堆连成串》一稿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西安汉城湖实业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此事,景区已安排好运输车辆, 将对尚儒桥附近围栏边的垃圾堆进行彻底清运。 多位读者给本报打电话关注此事, 有的抒发见解,有的畅谈感受,有的提出建议。他们纷纷表示,有关部门应严惩乱倒垃圾, 肆意破坏汉城湖景区环境的恶劣行为。
8日, 该公司分管园务管理工作的副总经理吕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贵报对汉城湖景区管理工作的监督我们非常欢迎,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一个美丽、卫生的游园环境。"
吕轶介绍, 尚儒桥附近围栏边的带状垃圾堆是李下壕村部分村民、进城务工或做生意的租住户,为图方便扔进景区的。 为防止这些人乱倒垃圾,景区开园以来先后加高过两次围墙,拉过拦网,也找未央宫街道办协调过,办法想尽了但收效甚微。无奈,景区只好过一阵清运一次,清运一次公司需要花两三万元。此前景区已清运过三四次了, 仅此一项景区支出近10万元。
吕轶告诉记者:“贵报报道刊出后,我们非常重视,立即安排人员联系运输车辆,确定清运时间。夏天到了,气温升高,这些生活垃圾会散发出刺鼻的臭味,滋生蚊子苍蝇,也容易引发火灾,必须尽快加以清理。这次的3处带状垃圾堆方量很大,估计得七八车才能运完。从景区运到东郊江村垃圾填埋场, 运费预计需要3万元。"
家住西安大兴社区、经常带孩子去汉城湖游玩的段春生8日给本报打电话称:“这些乱扔垃圾者太自私、太可恶了,只图自己方便,不管景区环境和游人感受。"
吕轶通过本报,呼吁汉城湖景区沿线特别是李下壕村村民和租住户,为景区多添彩、少抹黑,让这个景区成为市民游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成为展示古城西安形象的最佳窗口。《汉城湖围栏边垃圾堆连成串》后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建华)4月10日,省政协文教委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全省有影响的作家赴延安进行调研采风,切身感受革命老区的人文气息与文化特色,分享新区建设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在延安期间,省委常委...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