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中国画中的《易》学论

来源:各界导报 2014-07-22 21:25   https://www.yybnet.net/

 

高山简介

高山, 山东临沭人,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现任中国民族画院副院长; 陕西中青年百名优秀国画家; 西安市优秀中青年签约画家;西安中国画院画家;中华书画家协会主席; 陕西省军旅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西秦美术专修学院副院长; 西安市雁塔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2002年荣获中国美术500强称号;2005年获中国山水400家;2006、2007年被评为中国百杰画家; 被西安市文联评为“德艺双馨"画家。

高山

《易》学即《周易》,它是我国古代卜筮之著,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化经典。“周"是指“周朝"即周普完备;“易"是指日、月的含义,不易、简易、故易“变"也。两千多年来作为《易》学要著,一直受到历代画家们的垂宠,也不断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与变迁。特别是《易》学中的阴阳之变,易理、象数等法则,都已融汇在中国画的艺术之中,历代名师用其法则创作出不朽的卓作。从清代石涛黑墨乾坤到八大山人的虚灵空寂;从近代齐白石的空白天地;到黄宾虹的阴阳山水,都揭示了《易》学在中国画中博大精深。

中国画融入《易》学的理、象、意。在《易》学中“象"有“群"义,“理"涉博广,“意"象于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意是形于象,通过具体意象去阐明事物发展轨迹,画家都以“立象以尽意"将复杂的万物抽象于简单的易理,把绘画艺术融入到理、象、意之中。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图载之意有三,一为图理、卦象也;二为图识、字学也;三为图形、绘间是也"。历代绘画大师对《易》象的认识主要在于悟理、明意,领略其天人合一之意念。清代将和在《学画杂论》中说“画者,理也、意也"。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要求意造境生,即“山性之我性,山情即我情",感悟“景外意、意外妙"。所以山之有情,情者见意,意中有境,情景交融。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讲,画“山水者须悟其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又曰“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 夏山嘉木繁荫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萧萧;冬山昏霾翳寒人寂寂"。这山之四气描绘出理、象、意的精神之本,体现人与自然、景与情,意与境合二为一,达到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景中有我,我中有情的地步,这种至高的艺术境界是画家们悟乾坤之理,写山水之情所产生的杰作。

阴阳之变是中国画中的虚实天地。在中国画中讲究虚实阴阳,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也是绘画中的艺术哲理。虚为“无";实即“有",国画中的无是虚处即空白点;有为实处即笔墨处。 无虚何为有,无实谓之无,虚虚实实,生生不息。清代笪重光讲“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天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有此可见近代大师齐白石所画“虾"虚空无笔似有水,实处对虾戏游回。又如吴作人的“藏牦"整幅画构图只有两头牦牛对斗,远处点点之墨显似牛群,此外全部空白无墨,却留给人遐想的意境,虽无笔无墨,犹如草原辽阔。这种有与无、虚与实、阴与阳的对比手法,展示了阴阳学说的精神内涵,清代唐岱在《绘事发徽》中讲“自大地一阖一辟,而万物之成形、成象,无不由气之摩荡自然而成,画之作也亦然。古人之作画也,以笔之动而为阳,以墨之静而为阴,以笔取气为阳,以墨生彩为阴,以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其画所称独绝也"。可谓是精辟之论,是说在绘画中挥笔如阳,落墨似阴,笔墨交横、阴阳相随,可见空中如画静,实中笔墨飞、笔行龙蛇势,墨藏乾坤中。

从阴阳之气看中国画的气韵。天地万象,寒来暑往,春催草木旺,秋带落叶妆。这是春夏秋冬运动的自然规律。“气韵"气是有节奏运动所产生的韵律及韵味。中国画讲的气韵,气行画内中,韵在气形上,唐代张彦远《论画六法》中说:“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阐明了形、骨与气韵的关系,气韵应贯通画中,否则形不似、骨不刚。黄宾虹讲“气不足而未有,能及其韵者",“沿皴作点三千点,点到山头气韵来,七十客中知此事,嘉江东下不虚回"。这是黄先生七十多岁涉入蜀山写生所作,几十年来在他勤拙的绘画生涯中一直求韵求变,到了七旬晚年后才真正领悟到黑墨的韵味。点皴法的天地,乱中交融的乐趣。但自己年过花甲如同嘉陵江之水一去不返,可谓是千点乾坤万重山,人到古稀气韵贯,这位大师为取阴阳之法,为悟气韵之意,付出了毕生精力。

黑里乾坤,乱中取趣。“黑团团里墨团团, 黑墨团中天地宽",这是清代石涛所创。“黑墨乾坤"在《易》学中黑为阴即坤;白为阳即乾,石涛用黑白对比,阴阳交横之手法,追求天地变通的意境,表现出大师之道,为之“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陶泳乎我也"。清代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将黑墨分为“正墨为君、副墨为臣",可见墨在国画中地位的重要性, 用墨如君臣,写墨取乾坤。长安画派创始人石鲁先生,吸取了黑墨乾坤之法,在绘画中别人笑他画的太黑,石鲁笑答:“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为这“黑",石鲁先生在十年浩劫中被定为“反革命黑帮"受到了摧残。可谓这“黑"的代价,只有笑谈乾坤黑,褒贬写春秋。近代大师黄宾虹对石涛黑墨情有独钟,在他晚年绘画生涯,踏蜀山过川道,感慨道:“青城坐雨乾坤大,入蜀才知画意浓"。此后他以“黑"示人,在他画中不但是黑,常常是“乱"。他以乱求趣,以乱求变,用浓墨、焦墨、宿墨加了又加、点了又点,看去漆黑一片,但黑墨之间留有点点之白,为之“一点之光通体皆灵"。人谓我乱我不乱,无法之法法更严,人笑我黑我不黑,黑到乾坤动魂魄。

总之,在中国画中古往今来历代之师都在不断地借鉴吸收《易》学之理,探索自然之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集古法知通变。石涛《画语录》曰:“凡画之初作功夫,处处是法,久则熟、熟则精、精则变、变则一片生机"。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变迁, 我们应把握绘画发展, 历史脉络,用《易》学理念“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灵"。

新闻推荐

谁把公园变成了“私园”

在莲湖公园东南角的天平驾校里,学员正在练车。记者李荣文/图今年1月1日实施的《陕西省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公园、广场。然而,记者近日在西安环城公园、...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清凉山上的梦想2014-07-22 15:33
猜你喜欢:
严禁“三品”上车2014-07-24 21:25
评论:(中国画中的《易》学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