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鹏
西安市政府颁布的《西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要求,暑假期间,中小学体育场馆向周边居民开放。但记者在“全民健身日"前夕走访了多所试点开放学校发现,市民要想进学校锻炼还真有点难。
中小学体育场馆门难进
“楼下就有一个中学,操场空着没人用,想去锻炼却被门卫告知对外不开放。"家住胡家庙十字附近的市民孙莉莉在锻炼身体时,不得不舍近求远,只好坐公交到长乐公园去锻炼。
“不是说假期里学校体育场馆对公众开放吗?"在离家不远的七十二中和长缨路小学咨询碰壁后, 孙莉莉很是困惑。
据2008年相关媒体报道, 当年8月,西安市碑林区有10所学校被纳入全国第二批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 8月5日,记者走访了其中8所学校,只有八十二中允许市民进入锻炼,乐居场小学需在社区办理相关证件方可进入。
西安市第八中学是试点开放学校之一。该校位于东县门8号,周围人口密集,老旧小区鲜有空地让市民锻炼。记者以附近居民身份询问是否可以进入锻炼,门卫称学校是特殊单位不能随便进入。他同时表示,“从没听过暑假开放体育场馆的政策。"
西安八中并非个例,在试点开放名单中的西安市三中、二十六中、七十一中、西铁一中、西铁五小情况雷同,门卫对试点或称不知道或表示不对外。
据《西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要求,“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到2015年,城七区向社会各开放10所学校体育场地。"然而,有知情人透露,该工作仍停留在碑林区试点阶段。
不对外或是怕出事故
8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乐居场小学,门卫得知记者想进学校锻炼,告知必须有社区开具的“无不良记录"证明,并且只能周末来。
乐居场社区主任呼雪丽证实,之前确实给居民办理过相关证明,近两年已经没有人来办了。
“去锻炼还要办证明,实在是太麻烦了。"乐居场小区4区的王慧认为。
乐居场小学校长许全民表示,乐居场附近小区集中,居民没有合适的锻炼场地,为了坚持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考虑附近人口复杂,要求办证纯属无奈之举。
记者电话采访了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中校长周裕厚。他表示,江北高中一直在执行这一政策。“安康有所中学就因为暑假开放足球场,守门员无聊双手吊在球门框上,结果把球门拉倒被砸成重伤,学校因此赔了49万元。"
“很多学校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再坚持对外开放。 "周裕厚认为,西安一些学校不开放无外乎也是责权利不明晰的原由。
一位不愿具名的西安知名中学副校长认同这一观点。 他表示,学校暑假期间开放体育设施,先不说产生的管理人员额外费,一旦出事故就麻烦了。
让群众享受锻炼的权利
8月6日下午,碑林区文体局体育处工作人员黄鑫在接受采访时说,区内试点这10所学校开放体育场馆,是国家在中小学设立体育俱乐部的附属条件,每年享受6万元财政经费,拨付三年。也就是说,这10所学校只有开放体育场馆设施,才能申报在校内成立体育俱乐部。6万元经费是拨给俱乐部的钱。黄鑫表示,分三年每年6万元的拨款并不经过碑林区文体局,因此如何使用这笔钱局里无法插手。
“目前已经停止了对三中等没有开放体育场馆学校的拨款。"
省政协委员陈玉玲却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体育锻炼也分种类,公园等健身器材更多的是面向中老年人,而学校里的足球场、篮球场公园里却没有,学校不开放这些场馆,年轻人就没有锻炼的地方。"
“暑假期间是孩子安全问题频发的时段,如果学校免费开放体育场馆,肯定会吸引一些孩子去锻炼,那么在外面乱跑的、去黑网吧的孩子就会减少。"陈玉玲说,今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大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平时孩子学习忙,暑假就应该让孩子有地方多锻炼。
“学校免费开放体育场馆应更多考虑社会效益。"省政协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越群认为,对于出现事故的责任划分和赔偿、有关部门对学校开放及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等,应尽快研究拿出合理方案,加快推进更多体育场馆设施暑假期间向群众开放。
新闻推荐
今年6月,“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8月10日上午,50位4至12岁的西安小朋友,在家长陪伴下,参观了象征西安...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