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张旭
近日,教育部核准发布的连同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9所高校章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高校章程被喻为“高校宪章"。能否契合坊间期盼,让高校章程在“去行政化"回归学术本位上发挥立竿见影效应?一些业内人士畅谈观点。
夏永旭:大学特色彰显学术精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北宋理学家、关学创始人张载对教育家的评价。"辨析教育自身使命,省政协常委、长安大学教授夏永旭认为,借鉴国外经验,制定大学办学章程,对推进当下中国高校朝国际一流“补短",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多年来,归结我国高等教育之短,大学“行政化"饱受诟病。 夏永旭认为,大学“去行政化"仅靠理论研究、舆论支持、大学努力恐怕是力所不及的。“9所高校章程的发布, 是教育部对高校‘去行政化’ 的进一步探索, 期望通过颁布这样的纲领性文件来依法办学,改变大学愈演愈烈的行政化趋势。"
“国家以教育为本, 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教育以服务为本。这应该是教育的品格。"他说。
夏永旭认为,大学教育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各个大学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制定高校章程,按章治学,遵循大学教育的规律,保持各自大学的特色,保障学术研究的独立性,维护教师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是高等教育、大学、学术研究能够健康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陆根书:章程凸显回归学术本位
“大学章程之所以被称为‘高校宪章’,就是让章程成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法律依据,成为连接大学外部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纽带和桥梁。"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表示。
据了解,此次高校章程的制定,主要强调“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强调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章程》中14次提到了“自主"。章程还规定,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中, 担任学校及职能部门党政领导职务的委员, 不超过委员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及院系主要负责人的专任教授,不少于委员总人数的二分之一。由此可见,章程对学术委员会人员构成比例的具体要求, 进一步体现出学校对学术权力的高度重视。
“高校章程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可操作性。章程内容既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又要尽可能地符合学校实际和体现学校特色,为学校未来发展指引方向,提升整体效度。"陆根书认为,“通过制定章程,建立自主办学、 学术独立、 民主管理制度,让大学进一步摆脱行政化痼疾,回归学术本位。"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高琦5月初,央行印发《关于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从2015年开始,全国银行将停止发行磁条卡,逐步更换为安全指数更高的芯片卡。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西安市的工...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