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孟成柱:无私献余热情系未成年人

来源:陕西日报 2014-12-22 23:5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秦骥

   没事钓钓鱼,打打太极拳,偶尔沐浴在阳光下,手捧一杯香茶,隔窗聆听鸟儿的欢叫,这样的休闲时光谁不向往?可是为了一群留守儿童,本可以享受悠闲时光的孟成柱,却自愿放弃退休生活。今年80岁的孟成柱,是灞桥区红旗街道神鹿坊村人,1996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又回到了令他放心不下的乡村校园,这一干就是15个年头。

自费学习免费授课的书画老师

1996年刚退休的孟成柱,自费来到了陕西省老年大学学习书法。毕业后,他在湾子小学办了一个书法班,免费招收学生。刚开始学习的学生并不多,孟成柱就手把手的一个个教,有比赛了,他就带着学生去参加,可没想到的是其中有3位学生分别在市、区、街道书法大赛中获奖。后来慕名来找孟老师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他就每年利用寒暑假为本村少年儿童免费举办2-3期书法班,每期20-30人,截至今年,已经举办了20多期,参加的学生有500多人次。今年暑期,他又购买了《少儿书法训练本》60本,举办了两期培训班,每期30人,历时20天,又培养了一批喜爱书法的小幼苗。

 无偿创办校外儿童读书站的图书管理员

退休后,他经常看到学生放学后便在村里巷道玩耍,无所事事,有时还经常惹是生非。这使他又有了创办校外儿童读书站的想法。说干就干,他自掏腰包,拿出了500多元购买了200多本少儿图书,无偿供少年儿童借阅,灞桥区机关工委得知他在家中办青少年图书馆后,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五次给他赠书3000余册、图书柜4个、长凳4条,并给读书站正式挂牌命名为“雨露书屋”。随着看书的学生越来越多,孟成柱专门在自家一楼腾出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作为“雨露书屋”的阅读室。近几年,来“雨露书屋”看书的约600余人次,每天平均看书的有20多人,暑假里最多一天就有40多人次,借书的最多一天达60多人次。

余热生辉的学校大管家

孟老是个很憨厚而永远闲不住的人。街道所属哪个学校有事需要他帮忙,他都不计较报酬乐意去干。退休多年,他为附近学校办了一系列好事,被誉为学校业余“大管家”。

他平日与各学校教师来往密切,乡村教师人手不够,经常就会有老师让他跑腿帮助购买一些教学参考或资料,每每这时,孟老都是有求必应。多年来为附近中小学购教学参考书200余本,为学生代购课本1000余册,代购字典500本,学习辅导资料3000余册。他不仅会书法,还喜欢花木。几年来他帮助各小学、中学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标语设计等,并无偿供给花木200余棵、盆花120多盆,书写大、小标牌300余块,书写校规制度80余幅,还亲自和师生植树、栽花、修剪花木等。他的喜好多种多样,多才多艺,训练鼓号队也是他的强项。他曾为红旗街道6所小学培养训练鼓号队,并在各种表演活动中频频获奖。

如今,80岁高龄的孟老依然为本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四处奔波、奉献余热。在今年6月份接受西安电视台采访时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教师,月月拿着国家发给我的退休金,能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出一份力、干一点事,心里才会更舒坦。”

新闻推荐

沉在社区心中才会有群众 ——记陕西省首批“三秦楷模”、社区民警汪勇(一)

汪勇在咸东社区省建八公司家属院看望84岁的孤寡老人刘淑荣,与老人唠嗑拉家常。本报记者韩岩摄本报记者冀平再一次见到汪勇,已是2014年的年末。这时的汪勇胸前多了两枚勋章: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我...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孟成柱:无私献余热情系未成年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