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高振博
当记者在西安长安区甘河村的街道上遇到63岁的杜奶奶时,她正往家里收被子。杜奶奶是甘河村的村民,不远处正是三星的项目工地。“三星搞建设,很多农民工就在附近的城中村住,我家一年光房租收不少钱。”杜奶奶笑着对记者说。正说着,有两个穿工装的年轻人来买烟,杜奶奶也顺便把记者带进了她的小杂货店。杂货店很小,一个玻璃柜子里摆着香烟,两边墙壁的架子上放着饮料和其他日用品。“主要靠周围乡党和干活的农民工买,一天挣个几十块钱,我一个人也够花了。”杜奶奶说。接着她又顺口谈起了儿子的情况:“我娃儿也在三星工地上打零工,一天一百多块钱工资,离家也近。”
“要没三星建设,我们家收入就只是种地了。三星来了,这边发展起来了,娃们也能就近找个工作,我也就安心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崔春华实习生冯雅楠李昭“我们的饭店可是绿地食饕街的NO.1”,名家韩式料理店的老板文淳奎告诉记者,“一到晚饭时间,这里像戏园子一样热闹。”随着74家三星配套企业落户西安,西安高新区绿地世...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