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档电影缘何“热度不再"
□记者张旭 实习记者李潇
跨越2014至2015年,长达95天的贺岁影片上映时间,被业界称为“史上最长贺岁档"。但是,今年最长的贺岁档并未掀起最强一波的观影狂潮。有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变得均衡化,贺岁档已不再是拉动票房最重要的武器,因此电影内容的供应必须适应市场需求,贴近观众。
贺岁档电影表现平平
近日,记者在西安市李家村万达影城采访发现,售票处如往常一样,排队购票观影的人群并未有明显增多。虽说等候席上坐的人不少,但有人在玩手机,有人则表示是来歇歇脚,蹭蹭wifi。
“往年贺岁档都是全年票房的高峰时刻,而今年上映的《太平轮》、《一步之遥》等大片,并没有交出符合预期的票房答卷。"该影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投资4亿元的《太平轮》上映之后迟迟未能突破2亿元票房,而此前被视为能以15亿元票房打破《变形金刚4》纪录的《一步之遥》上映15天后,才在新年的1月2日突破5亿元票房。
据统计,以《太平轮》、《一步之遥》、《智取威虎山》三部大作上映的2014年12月份为例,当月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为29.26亿元,在2014年全年中仅排在第三位。整体票房的疲软,也最终让中国内地全年票房以296.38亿元的数字,错失300亿元票房纪录。
市场变化需要内容革新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本该火爆的贺岁档表现如此“淡定"呢?有人说是《一步之遥》等大片的表现差劲拖累了大盘,有人说是电商9.9元低价给闹的,也有人说是国产电影的品质早已不能满足观影群体的需求。总之,种种原因使今年的贺岁档没有如想象那般激动人心。
“中国电影之前的票房爆发率主要集中在贺岁档,但是从这两年开始,贺岁档已经不再是拉动票房最重要的武器,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变得均衡化。例如,暑期档、国庆档等都发展得不错。"西北大学影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阿利说。贺岁档的票房被逐渐分解,这是一个电影产业慢慢走向成熟的现象。今年贺岁档的低迷,让我们看到电影市场已告别过去的粗放式增长,因此,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让电影内容的供应也必须跟上市场需求。
《智取威虎山》监制黄建新也认为:“电影观众每十年就会发生迭代,观众的口味、需求都会发生变化。"
国产电影更需“接地气"
张阿利表示,中国电影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瓶颈,并不是说吴森宇、姜文等著名导演的制作功力变差了,而是他们不能更好地捕捉观众的心。
“现在生活压力增大,观众进电影院看电影就是以娱乐为主,希望看到结构简单,节奏轻快的片子,像《让子弹飞》、《泰囧》等影片就是这样的。而《一步之遥》、《太阳照常升起》等影片艺术探索过于艰涩深奥,在理解上比较费劲,明显与观众脱节,大家怎么会喜欢呢?"张阿利从观众的角度分析到。
除此之外,电影是否“接地气"也成为观众喜欢与否的重要原因。今年贺岁档《匆匆那年》的成功离不开当年那部小说的影响力,《智取威虎山》的成功离不开当年样板戏在国内的传播深度。“《太平轮》也好,《一步之遥》也好,之所以没有达到原本的票房预期,主要原因是这些作品和观众离得有些远。"影视评论人枫树说。
张阿利还认为,未来贺岁档的电影应该题材类型多元化,不能只集中在喜剧上,文艺片、合家欢电影等应该同步发展;内容风格年轻化,符合80后、90后、00后的观赏口味;宣传方式广泛化,除了影院海报,要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扩大影响力,引发观众讨论,提升电影知名度。
谈及陕西电影今后的发展道路,张阿利说:“陕西在电影探索上缺乏品牌型的商业大片。虽然像《推拿》等一些艺术影片获奖,《钱学森》等有文化底蕴的大投资影片深受好评,但陕西还是迫切需要一个票房过5亿的成功商业大片来拉动市场,树立我们陕西电影在影坛的品牌。"
新闻推荐
——陕西省12320卫生热线工作纪实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戴征社在省12320卫生热线管理中心视察工作通讯员李贝佳记者李彦林路璐“现在的胶囊类药...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