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正在西安市青少年宫上美术课。张江舟摄
本报记者 张江舟
少年宫,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过去的年代,它是很多青少年向往的地方,记录和承载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多少年宫已陷入了尴尬的困境,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存与发展问题。
走了三家少年宫两家没开门
青少年宫是我国上世纪50年代,为解决青少年课外活动以及社会教育问题而建设的。当时的青少年宫是组织青少年进行公益性科普、文化活动的场所,经常开展各种寓教于乐和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并且是免费开放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它的趣味性、开放性吸引了众多儿童和少年,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然而根据本报记者近日的走访发现,青少年宫的没落程度让人吃惊。
暑假里的少年宫本应是孩子们的聚集地,然而碑林区少年宫里却是一片寂静,本应敞开着的大门也被紧紧锁着。
“有一阵子没有见孩子来这儿上学了,听说好像是停课了。”在位于碑林博物院隔壁的碑林区少年宫门前,一位锻炼身体的市民如是说。
据该宫留守的工作人员介绍,碑林少年宫从八月初就已停课,直到九月开学后才会重新开门招生。工作人员说:“停课是因为要装修,后面都正在施工呢。虽然是暑假,但现在来少年宫上课的娃们越来越少了,想学特长的大多都在外面报了班。”
门可罗雀的类似场景也在新城区少年宫上演着。开在西一路的新城区少年宫依然保留着建宫时的模样,窄小的大门如同商铺的门面房,隐藏在闹市区里毫不起眼。
“听说是关门了吧,反正是好久没怎么见有人进出了,这地儿以前可热闹了,一到寒假暑假都是学生。”一位附近商铺的老板说。
少年宫属于事业单位,怎么会说关门就关门?为此,记者电话联系到了新城区少年宫主任康四新,她说:“我们现在是暂时停课整改,之前我们也有办各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培训班,但近些年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其中不少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优于我们,少年宫的生源流失情况很严重。这次我们停业整改,就是想探索出更适合少年宫发展的新路子。具体的整改方案正在讨论中,相信很快就会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在位于新城广场的西安市青少年宫,记者总算见到了来上课的孩子以及陪同的家长,但人数并不多。该宫活动宣传部部长于明介绍说:“前段时间因为装修停课,导致一部分生源流失。现在重新开始招生还没几天,相信凭借我们的教学质量和修缮一新的学习环境,这里很快就又会热闹起来的。”
办班缺生源而公益又做不起
在走访西安市区多家少年宫及青少年活动中心后发现,这些单位几乎都面临着招生困难的问题,受访单位的工作人员大多将原因归结为社会培训机构的冲击。
据西安市青少年宫主任毛复平介绍,青少年宫成立之初,是到各学校选学生,而且那时是免费的,现在,虽然进青少年宫学习不再是种特权,但是有些家长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专业人才,更愿意选择那些所谓的专业教学机构。此外,师资力量也是家长考虑的重要因素。他说:“我们现在的授课老师大部分都是外聘的,解决不了职称,又不能通过高收费提高教师待遇,这也让我们流失了不少优秀教师人才。”
除此之外,不少受访家长表示,现在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一定去青少年宫,各学校、社区也有各种培训机构,他们占据了地理位置方便等优势。
“现在少年宫难办啊。少年宫是面向全体少年儿童的,宗旨是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有一个课外活动场所,它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我们也希望把少年宫办成完全公益性的,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但目前处境的确很尴尬。”一位从事青少年宫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感叹,他说:“少年宫一直是国家拨款的,但政府的投入同少年宫的支出不成比例。按照少年宫在编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国家每年有规定拨款,同时少年宫开展一些大型活动和进行大的维修时可以申请拨款,但日常开销、设备更新、外聘教师还有小活动的经费等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没有资金自然不敢轻易组织活动了。”
经费不足让公益之路坎坷颇多,体制上存在壁垒同样让想做好公益活动的少年宫纠结不已。据了解,西安市范围内的多家少年宫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从表面上看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他们有的隶属于共青团组织,有的隶属于教育管理部门,有的隶属于妇联组织。婆婆太多在管理上就会带来很多问题,这种制度上的混乱使得这些社会教育系统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很难提出一些共同的政策或目标,更别提互相联合推动。
于明说:“我们是市一级的青少年宫,是团口儿的,区一级的少年宫则归区教育局主管。我们经常有一些很好的项目希望能够联合各区一同推进,但就是体制上的鸿沟让我们很难实现顺利对接。直接和各个学校联系公益活动也很困难,对方经常就是一句话‘你让区教育局给我们发个文吧,这事儿我们做不了主’。不是一个系统,不归一个领导,事情推进起来的难度相当大。”
少年宫需要“输血”和“造血”
“少年宫是国家的、人民的少年宫,完全走市场化的道路是不可能的。作为我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的主阵地,少年宫应将公益性放在首位,现在沦为与社会盈利性培训机构抢饭吃都抢不过的境地,是少年宫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畸形阶段。”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谢雨锋说:“青少年宫应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形式,而现在的青少年宫教育更多的是学校的附庸品。事实上,青少年宫在社会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比如历史积淀、认知度等。因此,它应该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根据孩子的特点,承担起身心健康培养和道德教育的功能,以体验教育为主。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宫跳出学科培训的框框,营造一个培养青少年成长成熟的健康环境。”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公共服务的青少年宫、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场所是公益性单位,要始终坚持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不得开展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
一方面要恢复青少年宫的公益性质,另一方面自身生存又困境重重。身陷尴尬境地的青少年宫究竟该如何维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呢?
“这块校外阵地要真正实现公益性,首先国家和各级财政应该根据青少年宫发展现状拨款‘输血’,另外还应呼吁社会一起关注支持青少年校外教育,为青少年活动提供便利。”谢雨锋说,“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允许少年宫开办一些特长培训项目,‘以培训养活动\’,将财政‘输血’与自身的适度‘造血\’相结合。”
也有专家认为,应该从管理体制入手,破除在青少年宫管理上僵化的体制和落后的理念,在政府加大投入、整顿规范校外教育市场的同时,努力争取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扶持,把青少年宫当成一种社会事业去运作。
当谈及少年宫未来的走向,毛复平认为,青少年宫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教育方面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要发挥传统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转换角色,改革创新,寻找亮点,绝不是一门心思考虑办班收钱,而是从共青团中央提出的青年文化建设大局来思考,策划系列大型青少年文化活动。他说:“青少年宫未来将注重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凸显公益性,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培训机构的一大显著特征,在公益活动中寻找自身发展的特色之处。目前的青少年活动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青少年的成长还需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活动场所还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新闻推荐
8月23日,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夕,来自西安的40多名游客怀着无比崇敬之情,自发来到位于云南省腾冲县的国殇墓园,祭奠在滇西抗战中英勇牺牲的9000多位中国远征军的英灵。1996年,国殇墓园被国务院命...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