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演绎现实版“借鸡生蛋” 延安助老区群众加速脱贫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8-02 21:50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 李勇 姜辰蓉 梁爱平

在革命老区延安,俗话说的“借鸡生蛋”得到现实的演绎。合作社借鸡给农户,农户养鸡下蛋,合作社按照1元1个的价格回收。这一短平快的合作形式,有效助推贫困户加速脱贫。

“借鸡生蛋”让贫困户抱上“金蛋”

正值盛夏时节,烈日当空,在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交口镇下吕家塬村,55岁的刘学金再次到鸡舍里添些水和食料。家里养的这100只鸡,是刘学金的命根子,每年能为他带来1万元左右的收入。

下吕家塬村位于延长县的山沟里,刘学金家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伴患病,三个儿女年幼,只靠他一人种田。说起过去,刘学金叹道:“家里没有什么收入,但还离不了人照看,我也不能跟别人一样外出打工;想搞点养殖,连几百块钱也拿不出来,光景难过下去。”

8年前,有人找上了刘学金,说要“借”给他50只鸡养,鸡生了蛋,按照每个蛋1元的价格上门收购。“虽然都说借鸡生蛋,但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事?”半信半疑开始养鸡,当年这些鸡就为刘学金带来了几千元的收入,这下老刘感到自己抱上了“金蛋”。

刘学金逢人就说养鸡好,在他的带动下,下吕家塬村先后有13户人家也开始养鸡。现在,刘学金不仅想自己扩大养殖规模,还成了村里人养鸡的“技术指导”和“监理”。

当年找到刘学金的人是张春谱,延长县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这种“借鸡生蛋”的模式,就是今年51岁的张春谱搞起来的,他的合作社目前已经有500多户社员,覆盖到延安市延长、宜川、延川3县的6个乡镇42个村组。

倒逼出来的新模式

“我们的社员中,80%是贫困户。今年新发展的141户,全部是贫困户。”张春谱说,“一只鸡每年的纯利润就是100元,一个农户只要养50只鸡每年就能有5000元的收入,基本就能脱贫。在庭院里、房前屋后,不需要出村,不需要很高的技能和很大的劳动量,只要‘下得了炕,上得了床\’,至少能养50只鸡。”

农户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买鸡或者借鸡。两个月大的鸡苗,每只18元,有拿不出钱的,合作社就把鸡借给农户养,生的蛋再按照每个1元的价格收购,两年后鸡下蛋少了,合作社还负责给农户更换新鸡。

“退回来的鸡,两个老母鸡可以换到3个小鸡。所以要是管理得好,根本不需要掏钱买鸡苗,这样来回换鸡,就能扩大规模。”张春谱说,而农户养鸡则需要按照合作社的标准,每户的蛋还会被打上专属的序号,标明“身份来源”。2007年,合作社的鸡蛋成为国内首个获得禽蛋类有机食品认证的品牌。有“出生证”的有机蛋、走地鸡,成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合作社还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农户则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现在合作发展势头良好,老张也是春风得意。但他也坦言,自己这事业,是被“逼出来”的。

其实早在2003年,张春谱就看好“土鸡蛋”的市场行情,想自己养鸡。他原本出身农村,家里也曾养过一些鸡,认为养鸡也没有多大难度。“2003年,我就弄了6000只鸡,放到山上养。没想到这些鸡把半架山的草都吃光了,但是还是不下蛋,赔的一塌糊涂。”张春谱说。

不能看着这些鸡饿死,老张只能找亲戚、朋友、乡亲,挨家挨户送鸡,大部分人还不愿意接受。“熟悉的人我把30只鸡放在人家院子里就走。慢慢的我再上门收蛋,一来二去,反而闯出了这种模式。”

加速弱势群体脱贫

陕西省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郝润平说,老张的二海合作社能够这么有生命力,带动几百户农民脱贫致富,是因为其不仅抓住了市场机遇,打出了“有机蛋”的品牌,还在于它和国家“***”中帮扶弱势群体的目标,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劳动能力弱、体力差、身体有残疾、因各种原因无法外出打工等,这样的弱势群体在贫困人口中占了大多数,但又不属于兜底扶贫的范围之内。贫困人口中的60%都是上述情况,这一部分人群是扶贫工作中最难扶持的。”郝润平说,“而二海的这种‘借鸡生蛋\’的合作社模式,正好符合这一需求。不出院子、不出村子,就能挣钱。”

今年,延长县政府还设立专项资金,对新发展的养殖农户每户补贴1000元至3000元,给二海合作社10万元的奖励。

张春谱介绍,今年鸡苗的培育数量将由去年的1万只增加到2万只,越来越多的农户有意愿加入。

“一个人的失败”变成了几百户人的“多赢”,张春谱更有信心把合作社发展壮大。“我们本身就是合作社,就是需要发动和带动农民,只有农民都参与了,我们合作社才能发展壮大。社员越多说明我们的管理模式是成功的,也说明农民挣到了钱。”张春谱说。 

(新华社西安8月1日电)

新闻推荐

“手指轻轻一按,汉长安城遗址就栩栩如生的通过3D技术复原在你面前。不仅仅是建筑,里面的人物、故事都活色生香地出现在你的面前……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参观陕西各大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一带一路”建设文化认同先行新丝路周刊:您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这个契机给陕西的遗址保护和旅游产业带来了什么?周魁英:建立丝路经济带的基础首先是文化...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昨晚暴雨袭古城2015-08-03 18:46
猜你喜欢:
评论:(演绎现实版“借鸡生蛋” 延安助老区群众加速脱贫)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