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同事倚靠的专家 患者心中的“好医生”——记中国南极科考队陕西入选医生第一人、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吴松笛

来源:华商报 2016-05-11 15:13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档案

吴松笛,男,1972年11月生,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农工党党员;老年病研究室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西安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获评“2015年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2年度西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西安市“第三届青年科技人才奖”、2013年首届“中国好医生”提名、西安市“敬业奉献”好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脑血管疾病、神经眼科学和极地医学。

他是同事可以倚靠的专家,只要有他在同事心里就特别有底儿;他还是患者信赖的“神医”,他看好了许多疑难杂症。作为一名医生,他收获了荣誉与掌声。不仅于此,他还作为陕西医生的第一人入选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地球另一端冰雪大陆南极,用专业技术为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作医疗后勤保障。他就是西安市第一医院的吴松笛。

四百天的“极地坚守”

确保科考队员健康

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吴松笛作为陕西医生的第一人,入选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女儿刚满月时,奔赴到万里之遥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在那里,他负责保障全体科考队员的身体健康,一呆就是四百多个日夜。

长城站处在西风带上,常年西风不断,气旋频繁,风大浪高,气候恶劣,平时最小的风力大约7~8级,大多时候都达到10~12级,船只航行极为危险,故被称为“魔鬼西风带”,科考队员每次外出执行任务都会由站上的气象工作者预测后方可出门。在一次去往韩国站交流的途中,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突然刮起了强风,浪高达到了3米以上,吴松笛和队员乘坐的小皮艇被吹得东摇西晃,所有的船员被冰冷的海水浇透,好在驾驶员经验丰富,稳住皮艇安全驶达目的地,“这是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每每回忆此,吴松笛依然心有余悸。

在长城站,吴松笛的主要本职工作是站医,负责照顾科考队员队友的身体状况。吴松笛介绍,“因为随队只有一名医生,所以要做一个合格的站医,必须什么都懂些。出发前我专门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学习扎针、外伤处理、急救等技能。”吴松笛坚持每天和队员沟通,不厌其烦作好各项应急准备,定期对队员体检,定期进行基础代谢率和心理、认知行为等方面数据的收集,及时进行队员的心理评估和心理辅导。在长城站,他建立了科考队第一份真正的医疗档案;参与极地医学科研,撰写《Effect oflong-term residence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the Antarctic environment》发表在《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在他当队医的这400多天,没有队员因病输液;在南极,他还为智利站、乌拉圭站的科考队员及时进行会诊和医疗支援,特别是一位患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智利科考队员由于他的会诊得到及时手术治疗,转危为安,扩大了中国医师在南极的影响。在极地,怀着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他孤身完成了守护生命的职责。工作事绩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省及西安市电视台和西安日报等媒体报道。

破解多项国内外疑难疾病

在病人和同事的眼里,吴松笛是一名专业技术出色的中青年医学专家。和同年龄的许多医生相比,他的认真负责和体贴耐心出了名,这也让他收获了更多的信任和肯定。

“吴医生认病认的很准,只要他在科室我心里就特别有底儿”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王芳这样告诉记者。一位反复发热的病人出现突发头痛,做头部核磁共振发现了可疑的亚急性出血。科里的医生重点关注病人头部的病变,仅针对头部病变进行相应治疗。却忽视了病人近四月反复发热、有严重的心脏杂音、先天性的心脏瓣膜病以及化验检查中血培养检出的链球菌。吴医生通过反复询问病史和查体,查阅文献,和心脏科、影像科及神经外科专家沟通。他认为病人头部的病变只是疾病的局部,安排病人复查心脏B超。病人及家属不理解,甚至科里的医师都提醒他说,“吴主任,我们三天前才做的心脏B超!”。病人还说,“吴大夫,我发热都几个月了,总共住了四次医院,心脏B超至少做过三次,XX医院都查不出发烧的原因,XX医院也查不出心脏瓣膜有别的问题,你把我头上的毛病看好就行”。在吴大夫的坚持下,由国内心脏B超权威赵晓兰主任再次复查的B超发现,病人的心脏瓣膜上有一个1*1厘米的以细菌为核心的赘生物!病人是一例少见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并颅内表面感染性动脉瘤破裂。这一结果,让病人和科里的医生赞叹不已,一位在临床工作三十年的内科主任感叹说,“我一辈子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病人!”。

神经科的疑难病、罕见病很多,疾病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且多变,给医生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造成困难。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数0.65%至1%之间的疾病,在已公布的约8000余种罕见病中,累及神经系统者占到60-80%。神经内科医生蔺雪梅告诉记者,作为吴主任的学生她学到了很多东西,“吴主任总是比其他医生多出十几分钟详细的询问病人病史与查体,他还特别重视对病人随访,这都是我们年轻医生不易做到的。”正是这种认真负责爱琢磨的劲儿,让吴松笛诊断和治疗了一个又一个神经系统少见的疑难疾病,包括:诊断和治疗延髓背外侧梗死后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BMCNeurol,2014)、国内第一例“十五个半综合征”(中国卒中杂志,2015)、国内第一例严重药物反应后博氏线、国内第一例药疹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综合征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等;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脑电图中β节律的异常改变有助于早期评估脑出血后认知障碍”的观点(Clin EEG Neurosci,2014);在国内首次提出“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早期未见异常的急性脑梗死”这一中文概念(中国卒中杂志,2014)及颈内动脉夹层后眼缺血综合征等。

致力省内首个脑卒中数据库构建

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技项目二十余项

吴松笛现在负责西安市优势学科老年病学研究室的科研工作。承担国家及省市科技项目二十余项,发表包括SCI在内的学术论文40余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及西安市科技调研成果一等奖各一项。近几年,他致力于西安地区脑卒中登记研究,分析探讨本地区脑卒中的特点和对策;创新性的研究首次实现了基于非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多中心脑卒中数据库建设,将目前的非结构化电子病历中“不可用数据”进行了挖掘利用,为脑卒中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了新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以标准和指南为指引,进行规范化筛查和风险评估,为患者提供最佳的针对性干预方案;探讨卒中后脑损伤标记物研究及其相关转化医学,采用GoldMag?金磁微粒作为固相载体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建立一种新型磁酶免化学发光法人血清S100B蛋白检测方法(已申请发明专利),实现对S100B蛋白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在他负责的老年病研究室中,现在能够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筛查,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规范化及个体化,使众多患者获益,让卒中可防可控。在他的带动下,一个科研创新团队已经形成。华商报记者 王蓓 

新闻推荐

卫计委寄语护理工作者 应从细小之处彰显“天使情怀”

在这充满希望的五月,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向工作在护理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表示节日的问候!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一直以来,西安市的广大护理工作者秉承全心全意...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同事倚靠的专家 患者心中的“好医生”——记中国南极科考队陕西入选医生第一人、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吴松笛)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