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这洁白而神圣的护士帽,
就意味着加入了白衣天使的行列,
就要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奋斗终生的光荣使命。
这顶燕帽虽不象王冠那样璀灿,
可它却充满了护士对患者圣洁的爱。
燕帽,它是护士的工作帽,也是护理职业的象征。它洁白、挺括两翼如飞燕状,所以称之为燕帽。它像一道圣洁的光环,衬托着白衣天使崇高的使命。今天给要给你讲一个精神专科护士的故事。
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的护士们和其他综合医院不同。他们要面对的是精神疾病患者,这些患者受症状支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有的是被家人强制送来的,有的是家人无法照料的,有的是无主流浪病人。患者不受控的打骂、家属对他们工作的不信任……并没有阻碍他们继续坚守的步伐,反而让他们更加感到职业的责任与重要。
来到精神卫生中心 发现康复心理护理工作比重更大
她叫彭伟,目前是精神卫生中心妇女心理一科的护士长。做护士已经24年了,当护士长也有10年了。她是同事眼里温和睿智的前辈,同时也是患者、家属的守护“女神”。“刚从卫校毕业我就被分到了精神卫生中心,当时有种‘中奖了\’了的感觉。”彭伟把记忆翻回二十多年前,那时候同学们几乎都分配到了其他大型综合医院,只有自己和另一个同学被分到了精神卫生中心。“害怕,我害怕被人问起我在哪里工作,我也害怕精神病人比我想象的难应对。”当彭伟第一次走进病房,看到这里的前辈和病人相处的很融洽,完全和自己想象中那种“乱象”不一样时,她稍稍放松了自己内心的紧张。开始了自己这一干就干了二十多年的精神专科护士。
“起初真的是觉得很无奈,这些患者起病没有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病,拒绝治疗,感觉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更强调康复心理护理。”彭伟觉得卫校的理论课和临床无法很好的衔接,让她有那么一段苦恼的日子。于是接下来工作的时候就加大了临床的学习,向老同事学习应对患者不同状态的经验,同时还要习惯康复心理护理占更大护理比重的工作任务。
精心看护的目的 让患者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
“防自伤、防外跑”是精神卫生中心护理的重要内容。“去年我们科接了一位16岁的小姑娘彤彤,她有多次自伤史。动不动就咬舌头,舌头外缘已经出现溃烂。家长没办法,只好带她从河南来求医。”刚刚接诊彤彤,她并不爱说话,但是为了更好的配合治疗,彭伟从家属那里了解患者的一些生活背景,这也是她们日常所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接收每一位病人,为了更好的护理病人,让病人尽快重返正常的生活,了解病人的经历是很关键的环节。彤彤因为价值观与父母发生分歧,心里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是家里的拖累,所以才一心求死,一次治疗过程中,彤彤又咬舌了,这可让科里的每一位护士很着急,“没有匹配的护具,舌垫又无法正常使用。勒毛巾又太不人道。”彭伟随即安排了科里和彤彤是同龄人的王媛、王一慧两名护士尽可能多陪她聊天。尽可能避免彤彤再发生咬舌事件,就这样持续照料着,彤彤从一天咬舌5~6次到一周4~5次,到后来一个月也没有几次,彤彤的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
由于彤彤长期咬舌,反复溃烂的伤口无法正常饮食。护士们就特意熬粥给她喝,让她感受被关心、被照顾的感觉,让她知道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往往钻牛角尖认为自己不够重要然后轻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彭伟说到。
轻伤不下火线 何必和患者去计较那么多
“轻伤不下火线。”这句话用到精神卫生中心的每一位护士身上一点不为过。前面我们说过了,患者常常会因为精神不受控产生过激行为。当然这些行为的承受者就是护理人员们。在和精神卫生中心的护士们交流时,你会发现他们对于病人的尊重不是“面子活”。为什么这么说?你会常常从他们嘴里听到一致的专业术语,我们常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急性发作期的精神疾病患者被“五花大绑”,这个行为不叫“捆绑”而称作“保护病人”。当然影视剧中的行为并不规范,它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对于病人的保护,精神科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诸如此类的专业术语还有很多,这些细节都是为了让患者和家属首先褪去精神疾病带来自卑和无奈。
然而“保护病人”这个过程进行时,医护人员常会受到伤害。妇女心理科王琳,身高不足一米六,也是家里的独女,在护理病人时,病人突然一巴掌扇过来,没轻没重的这一巴掌让长得水灵的王琳面颊一肿就是好几天,心里的委屈在无人时崩溃。看到痛哭的王琳,彭伟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看到我们医院许多85后、90后的年轻小护士,我真的觉得他们比我想象的要坚强很多,王琳当时一边哭还一边反过来安慰我,告诉我她没有和患者计较。”彭伟说,王琳说着说着,委屈的泪水却无法止住。
在精神卫生中心,几乎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挨过患者的“拳打脚踢”。干的时间长了,患者踹一脚揉揉“没事,继续。”患者骂的难听了“算了,他也不想。”
智慧融于临床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为了让患者配合治疗,他们也算绞尽脑汁。“患者藏药是我们最常见的。”彭伟说,为了“哄着”患者吃药,真是煞费苦心。“之前,我在老年科,一位患者总认为给她药吃的护士都是要害她。怎么也无法喂药,这个患者不止要吃精神疾病的治疗药物,她还高血压心脏病,所以日常药物也得服用。”彭伟了解了下,患者是基督教徒,于是冥思苦想,带着全科护士在患者吃药前一起给她祷告,患者说一句祷告词,护士们跟着说一句,如果护士们有人笑场,立马患者就翻脸,又得重新劝说,重新祷告。
精神卫生中心的每个科对于患者“防藏药”都煞费苦心。杯子要用透明的,只能倒半杯水。一名护士递药,另一名护士同时监服,患者常常会把药藏口腔里、或者吐到饭里,患者藏袖口了,不能及时发现,就会导致患者病情不能及时得到药物治疗。
治愈患者的同时治愈家属 让重生之光回归患者家庭
除了对患者的护理之外,对患者家属的教育也十分关键。精神疾病的治疗,不仅仅是治疗,而是通过康复心理护理让他们重新可以自理,重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所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会定期举行健康大讲堂,邀请患者家属参与,根据疾病的特点、分型来教育患者家属从心理上如何接纳患者,照料患者,去规避一些风险。同时也要让患者家属的心理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调整。
在这里,所有工作中的委屈从隐忍变成习惯,他们无需表扬,只在用心去做。“工作是做出来的”。无论他们今天扮演的是“教徒”,还是明天扮演的是“警察”,或者是“谈判专家”,他们真正的价值在于他们实现了南丁格尔真正“提灯女神”的形象,用他们对于工作的热忱去点亮每一位患者内心的幽暗,把重生的光明再次带到患者和家属的身边。华商报记者 王玮 通讯员 石锦娟
新闻推荐
副主任护师,护理本科学历,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年,陕西省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多次荣获院级“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长”、“优秀共产党员”、...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