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孙光裕)“大家都说,家是‘港湾\’,有家才有希望,对困难群众更是如此,我希望在我的努力下,让更多人圆住房梦。”新城区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钟华说。11年来,钟华始终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真心实意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服务。她负责的保障房工作连续九年累计保障11709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金补贴共计2746.28万元,各项任务均走在全市前列,多次被授予“西安市住房保障工作先进个人”“新城区住房保障工作先进个人”“新城区优秀女工”等荣誉称号。
不等不靠迎难而上
走进钟华的办公室,保障房申请审批表已将整个办公室堆放得满满当当,钟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工作了一天又一天。2006年10月,新城区保障房工作开展伊始,面对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钟华在任务重、人员缺、无制度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理清思路,主动作为,认真学习各种政策法规,整理制定了《新城区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新城区保障性住房目标考核、限时办理、统计报表、档案管理、责任追究等12项规章制度。探索的区、街办、社区联动,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模式受到上级表彰,并被兄弟区县学习借鉴。
住房保障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每年的目标任务和方式都在变化。2015年,政策调整幅度大,廉租房和公租房合并为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外来务工人员也纳入保障范围,钟华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合理安排时间节点和人员。在全区实行每周网络通报,每月对街办打分排名,每季度分析目标任务,适时召开工作布置会、座谈会、交流会,每半年邀请专家对区、街办、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她的努力,2015年住房保障工作指标全面、圆满完成。
心系群众为民解忧
“热情接待群众、耐心讲解政策、规避不合理诉求也是保障房工作的一部分。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干事问心无愧。”2015年8月,一位中年妇女带着怒气走进钟华的办公室,手里拿着“情况说明”,字迹潦草,问题还没说清楚,就开始嚷着:“凭什么我交租金,有些人不交?给我退!”“不交房租的是主申请人60岁以上或家庭有一级残疾的人员的低保户,还要经过街办、物业、民政、区级、市级等部门认定后,才能减免。”钟华耐心地向对方解释,在政策面前中年妇女的怒气逐渐开始消散。
2012年12月,新民社区房某申请的廉租房被安排到了高新区锦业新居小区,房屋面积41㎡,这一下子可急坏了房某和他的家人。原来房某高位截瘫,是一级重残低保户,一刻也离不开家人的照顾,况且41㎡的房子也住不下三人。得知这一情况后,钟华立即与市级部门联系,经过多方协调,将房屋进行了调换,面积也增加到56㎡。深受感动的房某在家人陪同下,坐着轮椅将“心系老百姓、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了钟华的办公室。
“记得2007年4月的一天,八十多岁的张大妈推开了住房保障中心的大门,老人说她已经入住廉租房了。当我看到这么多困难群众住房得到改善,我打心眼里高兴,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钟华幸福地笑着。
新闻推荐
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聚焦供给侧改革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8%左...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