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西安国际港务区在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多次被写入国家战略。
2015年,特别是在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按照省、市“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工作部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找准西安国际港务区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围绕“道路联通、贸易畅通”, 通过推进“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运营,建设开放口岸“西安港”,搭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等一系列务实举措,积极搭建对外开放新平台,大力提升“西安港”的辐射集聚能力,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融资租赁、战略新兴等产业发展迅猛,园区经济总体呈现出“逆势而上、稳中有进、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连续7年超额完成市考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通过大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国内陆第一大港”,积极推动陕西、西安进入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西安国际港务区已经成为陕西、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依托。
“十三五”时期,是西安国际港务区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西安国际港务区将继续坚守为陕西、西安造港开埠的使命,坚持开放眼光,坚持战略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坚持以港立区、以港强区,做好与中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对接与衔接。特别是要认真做好港口与口岸的建设和运营,以国家一类口岸为依托,做好粮食、肉类等进口口岸和西安综合保税区、多式联运监管中心等开放平台的建设运营;大力推进“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的持续稳定运营,彰显西安的交通枢纽地位和优势,助推陕西实现与欧亚各国之间的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
面向“十三五”,西安国际港务区将继续弘扬“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敢闯善干”精神,不断强化道路自信、发展自信、队伍自信、大势自信。一面“登高望远”,主动融入中、省、市大局;一面“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建好“中国内陆第一大港”,围绕品质西安建设,着力提升对外开放品质,彰显西安开放姿态和胸怀,为陕西、西安发展开放型经济,构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金瑞麟我对1995年的除夕夜刻骨铭心,这是因为,正当人们欢欢喜喜准备过年时,我已年过古稀的老母亲却因病住进了国棉三厂职工医院。在病房里,望着老母亲那衰老而苍白的脸颊,再望着那一瓶又一瓶...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