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奂雅
又到一年进城务工人员返乡之时,记者昨日从市法律援助中心了解到,去年法援中心共办理涉及农民工的案件2242件,占到了援助案件总数的23%。这一数据在反映了务工人员维权意识提升的同时,也暴露了这一群体维权的种种难点。
三大难点成务工人员维权拦路虎
被告不确定,立案难。此类情况常见于工伤案件。不少农民工对介绍自己打工的中间人并不熟识,也并没有留意过工地上安全员的姓名。对于包工头,只知其名,但未掌握对方的任何有效资料(身份信息、承包合同等,甚至不确定其名字的正确写法)。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确定案件的被告,无法立案。
法律关系模糊,定性难。这种情况在拖欠工资、工伤索赔等情况中都较为常见。由于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一般在开始工作前都没有进行入场登记、安全教育,没有工服、工牌,报酬也是现金结算没有任何记录,甚至连劳动工具都是自己准备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双方的劳动关系很难确认。在工伤索赔中,如果农民工选择劳务关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雇主承担的是过错责任,证明其过错存在难度,并且赔偿数额可能也没有工伤保险多,这对于农民工来说无疑具有较大的风险。
人证流动性大,胜诉难。在工伤案件中,不乏当事人受伤后工友将其送往医院的情节,但一般来说工友也都是工地上的临时工,在后期索赔时很可能当时的工友已经完成工作离开该工地。在没有人证的情况下,如果包工头抵赖,仅有医院的伤情证明很难顺利获得赔偿。
注重自我保护 收集保存证据
针对农民工维权存在的这几个难点,市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要求与用工主体签订合同,明确雇主身份,以便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找到责任主体,使赔偿有据可依;
2.入场时,要求按照真实情况进行入场登记(现实中常有入场数天后才进行补签),防止因登记不及时造成的空白期内安全事故无法得到赔偿;
3.尽量要求雇主通过银行转账的付款方式支付劳动报酬,以证明雇佣关系存在;
4.确定雇佣关系时、发放劳动报酬时尽量留存录音证据;
5.受伤后第一时间汇报给安全员或者负责人,至少报告给数名工友,确保有证人能够证明受害原因;
6.不要独自就医,一定要求有关人员或者工友陪同。
工作人员指出,在提供劳务时,一定要注重自我保护,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一定要注意收集、保存证据。现实中前三项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务工人员来说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但是第4、5、6项应确保做到,否则伤害一旦发生,维权会变得困难重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闫珅)昨日,市治污减霾办组织市环保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成联合监督检查组,对西安市排气污染执法情况开展检查。同时,将在全市设立40个机动车排气污染联合执法点,遏制“问题车”尾气污...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