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陕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年初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经济下行压力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171.86 亿元,增长8% ,地方财政收入2059.87 亿元,增长12.1%,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6420元和8689元,分别增长8.4% 和9.5%。
用事实说话,用数字作答。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个精确的数字,阐释了成绩单背后的付出与努力;一串串平实的数字,也见证了陕西经济社会不断向前的稳健步伐。
增速
全省GDP增长8%
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171.86 亿元,增长8% ,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逐步回升,全年增长7%。2015年争取中央资金2096亿元,发行政府债券1260亿元、企业债券64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万亿元,增长8%。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物价指数上涨1%。现代农业园区增加到2350个,粮食生产“十二连丰”,苹果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工业
年产1500万部手机生产线投产
去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闪存芯片、汽车电池项目和年产1500万部手机生产线相继投产,天然气重卡和混合动力轿车销量位居全国第一。非能源产业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增长25.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7%,旅游总收入达到3005.8亿元。
陕西煤化继延长集团之后跻身世界500强。建筑业增加值达到全省GDP的9.8%。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经济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城镇化
97万农村居民成新市民
省市共建大西安工作持续推进,西安、宝鸡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145.7亿元,撤并行政村4830个,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002个,97万农村居民成为新市民,全省城镇化率提高1.35个百分点。
全省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48.5万套,基本建成53.4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2.1万户,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新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解决了2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气化陕西”二期工程惠及群众1500万。
环境
关中削减燃煤300万吨
全省去年拆改燃煤锅炉3867台,淘汰黄标车7.8万辆,关中削减燃煤300万吨,西安收获了251个蓝天,较上年新增40天。
造林绿化490.7万亩,建成“百万亩湿地”和“百万亩森林”。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3.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4%,单位GDP能耗下降3.3%。
贸易
进出口总额增长12.8%,
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积极创建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围绕大通关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与国内13个口岸城市建立合作关系,铁路航空物流集散中心初具规模,“长安号”纳入国家“中欧快线”年发送138列。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6.21亿美元,引进内资5658.63亿元,分别增长10.7%和13.7%,境外实际投资6.66亿美元,增长47%,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增长12.8%,增速位居全国第5位。
放权
取消下放省级审批94项
全省取消下放省级审批94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公开52个省级部门的4394项权责清单,修订发布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2015年本。全面推行“三证合一”制度。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
民生
新增城镇就业44.37万人
“两个80%”全面落实,全省民生支出3582亿元。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8.5%,新增城镇就业44.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3.8万人。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组建各类医疗集团和联合体37个,全省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7%,培养全科医生1520人。
学前一年生均补助标准达到1300元,新增公办幼儿园839所,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29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4%,高考录取比例达到80.6%。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全面实现,一批文化精品力作亮相央视或全国舞台。
账本
省级“三公”经费下降18%
强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型、服务型、阳光型政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全面实施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率先推行公车改革,省级“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8%。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纠正“四风突出问题”,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坚决严惩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查处政府系统违纪工作人员3278人。
(记者 张端)
新闻推荐
■记者张端“‘供给侧\’的概念放在任何行业里都行得通,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尽量不单兵作战,做到抱团取暖,精准定位。”陕西省人大代表、陕鼓动力董事长印建安说道。那么,各行各业的“供给侧...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