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庆杰 我保存着一本由国家工商局颁发的《广告专业技术岗位资格培训证书》。每当我看到它,就想起了20多年前退休后当广告人的情景。
人生是由一连串偶然组成的。我原在西安制药厂任厂办主任,1993年退休,退休金才130多元,上有耄耋老父要赡养,下有残疾儿子要扶助。退休后想当个“打工爷”,挣点钱补贴家用。正在这时,我的一位在一家广告公司当老总的朋友,得知我退休了,就来请我到他们公司当顾问。尽管法国评论家罗贝尔·格兰说“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但我对广告仍有一种顽固的偏见,认为广告是美化了的“真实的谎言”。我推脱说对广告一窍不通,难以胜任。他却说:“您的名字就值钱,客户一看公司由一位杂文作家亦杰先生当顾问,立马就会签单。”他还说:“美国总统罗斯福都说‘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您也来个‘不当主任就当广告人\’吧。”我推却不了他的盛情,一不小心就当了广告人。印度哲学家奧修说:“人的最大需要是被需要。”老了老了,还有地方需要我,油然生出一种走出体制内的自信心。
走进了广告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职业圈,就得有上岗资格和专业技能。于是,我参加了工商部门举办的广告专业技术岗位资格培训班。我这把年纪,与美女和帅哥们混在一起听课、考试,有点不好意思,怕人家笑话我“老不知趣”。我认认真真学完了《现代广告专业基础知识》、《广告心理学》等五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年轻的“同学”们向我投来敬慕的目光。出乎意料的是,有了资格证后,几家广告公司都来聘请我,这增强了我的自我价值感。
我在广告公司一干就是6年。几年的广告生涯体验,有苦涩,也有甜美。老板很聪明,充分利用我的三个小小资源:一是我的笔名,常见报端,知道的人不少;二是老有老的优势,沉稳,信任感强;三是我与报社、电视台等媒体较熟。因此,每逢有大客户,老板都把我带上,我在场,生意十有八九能做成。我这个人干事认真惯了,虽然老板没有给我规定任务指标,但总不能白拿人家的工资吧。年过花甲,白发苍苍,还夹个皮包东奔西跑拉广告,加班熬夜做文案,绞尽脑汁搞策划,有时还得催款要账,讨价还价,扮演“苦恼人的笑”,仿佛“文丐”一个。不过民企老板很会关心人,我儿子结婚,公司出钱出人,全程操办,令我和家人非常感动。公司给我的工资是退休金的三倍,家里一下子宽裕了许多。心想,为了生活好一点,辛苦一点,委屈一点,也值。
新闻推荐
历史与发展融合 文化与应用贯通 专家高度评价西安浐灞生态区研究课题成果
2015年12月23日,“西安浐灞生态区历史文化研究与成果应用”结题评审会在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召开,来自各高校的秦汉史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研讨。为了达到推进浐灞历史文化研究和促进浐...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