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红兰 实习生 赵婧
几年前,很多人提起耀州区,首先想到的是水泥和煤炭,因为长期受工业污染,这里的空气质量很差。可就在短短的几年间,该区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变蓝了,水变清了,世界濒临灭绝的东方红宝石—朱鹮,也在此安居了。耀州区有千年养生福地药王山、红色旅游名镇照金镇、全国八大佛教圣地大香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许多诸如马咀村这样的田园风光。每逢节假日,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涌向这里,争相感受耀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迷人的山河风光。这个经历了2000多年的古老城市正在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
纵观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创新是不竭的动力源泉,而项目是撬动创新发展的巨大杠杆。在“十二五”期间,耀州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各类转型项目133个,涉及金额437.1亿元,到位资金总数突破140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00多个。内蒙古伊利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铭帝铝业集团、陕煤化、西安雅荷地产等一大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知名企业相继落户该区,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切实提高招商效率
耀州区主动创新招商方法,从传统的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到现在的深度招商、高位招商、简约招商等,每一次的创新都给招商工作带来了新动力。
高位招商成效显著。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强宣传耀州、推介耀州的力度,积极引领“小分队”参与各类招商推介、项目对接活动,促成了秀房沟旅游景区建设项目、香山小镇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切实发挥了高位招商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作用。
深度招商提质增量。为使耀州区招商工作从粗放型向规模质量型转变,该区提出“深度招商”理念,即按照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招商思路,进行选择性招商。目前该区已经形成了以董家河铝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水泥为主的水泥上下游制品产业链、以步寿塬现代农业园区及小丘—照金农业产业带为依托的设施观光农业产业链、以照金、香山、药王山为依托的旅游及养生保健产业链。
专题招商扩大影响。“好酒也怕巷子深”,针对耀州区知名度低,省外客商对耀州投资环境不了解这一情况,该区主动出击,借助“药王”品牌和红色旅游文化等耀州特有元素,多次在北京、上海、山西、山东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专题推介活动,广交朋友,挖掘资源。先后举办了“驻陕商会耀州商务行活动”、“中医药产业专题招商活动”、“现代服务业太原招商活动”、“海内外侨商投资耀州行”、“烟台招商推介活动”等一系列招商宣传推介活动,成功将“耀州”品牌推向了全国。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建立了“旬汇总、月通报、季考评、半年考核”制度,每旬汇总通报一次招商项目进展情况,定期研究项目推进工作,同时,按时向市上报送项目跟踪月报,确保与市上保持信息畅通。建立项目包抓包联机制。建立了“五位一体”的领导包抓包联责任制,落实了“一个招商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批协作单位、一套工作方案”的“六个一”工作机制。采取“六包抓”措施,固定干部入驻企业和项目一线,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招商项目报批过程中指定专人负责,为企业和客商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对照招商项目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要求,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跟踪问效。与相关部门协调,坚持集中督查与随机抽查、重点督办与跟踪催办相结合,通过调查、反馈、通报、曝光等方式,督办督查重点项目建设。
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确保“十三五”良好开局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耀州区鼓足干劲,力争做好商洛市“首善之区”经济转型工作。据了解,5月13日,在2016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20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该区分团拟签约项目27个,涉及金额63.36亿元。这些项目的成功签约,将进一步加快该区转型发展的步伐。
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耀州区委、区政府抢抓有利政策与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果业富民、文化兴耀、城镇化带动”四大战略,围绕八大核心产业区建设,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深化招商措施,优化招商服务。在做好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煤电铝深加工和配套产业链,着力打造渭北物流示范基地,逐步完善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加大锦阳新城和耀州古城建设力度。招商引资日益成为耀州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新闻推荐
新区龙潭水库库区牛村牛河组移民搬迁新居本报讯(通讯员何文朝)按照全市打赢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新区管委会明确提出了“力争2016年,确保2017年提早实现脱贫目标”的任务要求,并广泛宣传,积极动员,下势力抓...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