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阅读理解的词汇量有所提升
突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评析老师: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高级教师 姬红梅
今年陕西省英语试卷采用了全国新课标Ⅱ卷,命题题型变化大,增加了听力理解,阅读出现了七选五,单选题被语法填空题取代。试卷力求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既考查词汇和语法知识,也考查句子理解能力,还考查考生的构篇能力以及基于语篇的推断、理解主旨、识别意图、捕捉观点和态度的综合性语言能力。
总体来说,今年英语试卷难度不大,但阅读理解的词汇量比2015年有所提升,更突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听力材料的选用更多地贴合真实的生活场景(包括学校的生活和日常的社会生活),材料更鲜活更接地气。这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多接触地道的英语材料,比如英文电影、英文的纪录片或英语视频,不能只听课本配套的英文磁带或光盘,同时在细节上也应该注意,如时间的几种表达方法等等。
二、全国新课标卷的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所增加的语法填空题完全撇除了过去单选题“蒙答案”的可能性。考题涉及了时态、介词、代词,以及名词改为复数,形容词变为副词,动词变为名词等词形的变换,整体突出实词的考查和运用。对语法基础不错的考生来说,接近于送分题,但对于语法不清楚的考生来说则是丢分重地。
短文改错题也是类似情况,如果没有一点语法基础,丢分率也会很高。
三、2016年高考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题的选材新鲜,话题时尚。完形和阅读的设题更多地依赖语境,反映出命题者对理解主题和篇章结构的重视。“七选五”题型则更直接地考查考生对短文的段落结构和行文条理的掌握程度。
四、今年书面表达题仍然是书信,主题是学生熟悉且贴近生活的话题。环境保护,总体来说,句子正确、得体、要点是否全、词句是否高级、篇章是否流畅是得高分的关键,但是今年书面表达所给提示较少,这要求学生具有联想能力,才能写出一篇逻辑连贯,行文流畅的文章。
建议2017备考的考生们在英语复习上“两手抓”: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另一方面应多接触地道新鲜的英文材料,并在语篇中体会词句的地道用法。华商报记者 杜娟
难度适中回归“本真”轨道
评析老师:西工大附中正高级教师 张汉升
今年英语试题是全国卷,在设计形式上与陕西卷有很大变化。充分体现了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设计严密、科学规范,既继承传统,又灵活创新,难度适中、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创新&亮点
——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
1)阅读理解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语言材料语境真实,语言地道,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阅读理解C篇,语法填空题,改错都似曾相识),融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体裁涉及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等,篇幅不长,设题多样。总体上难度不大,有一定的区分度。
2)完形填空仍延续往年文章体裁和题材特点,是一篇记叙文,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考查考生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试题覆盖面广,以实词考查为主,涉及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短语,难度不大。
3)短文改错是历年高考所有题型中得分率最低的题型,2016年的短文改错命题科学,设错合理,考查了最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也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预计今年考生该题的得分率会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试题新亮点
——书面表达
从文体上看,2016年仍然是沿用多年的书信格式的文体,属于应用文范畴,是考生非常熟悉的体裁。
从内容上来看,书面表达所涉及的人和事件,均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语境真实可信。
从命题的形式来看,今年仍然是以多年常见的“提纲”的形式给出提示,而且给出的要点,十分简练,这是近年来高考文字提纲形式书面表达的命题特点,给考生留下了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也有效防止了考生“直译”要点的做法,对写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重新采用全国卷,对陕西省学生没有多大影响,反倒有一种归属感,英语考题回归到听说读写的本真轨道,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华商报记者 陈红
新闻推荐
在问政接近尾声时,年轻书法家送上一幅书法字给吕强局长,上面五个大字赫赫在目——“民以食为天”在节目中,市民先后送给吕强局长两份“礼物”。一份“礼物”是市民代表从家附近学校门口购买的一袋子...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