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缓堵保畅有序推进 城市交通更绿色

来源:西安晚报 2016-08-08 08:54   https://www.yybnet.net/

大力发展的公共交通更加便利了市民出行首席记者 张宇明 摄

街头巷尾的公共自行车使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首席记者 张宇明 摄

每天早晨,家住草场坡上的苏女士都会从自家楼下取上一辆公共自行车,骑到南稍门地铁站后还车,然后搭乘地铁前往单位,“用这样的方式,我每天可以节约20分钟,看着不多,但是日积月累,省下的时间成本就多了,更主要的是,采用这样的出行方式我就不用再开私家车了,也省下了很多的养车支出。”2012年,市委、市政府从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高度,科学把握城市交通发展规律,全面开展城市缓堵保畅工作,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履行职责强力推进,几年来,城市病得到了有效化解,公共交通的大量普及,让市民的出行更“绿色”,更高效。

科学规划政策先行

城区交通总体通畅

四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确立了交通引领城乡发展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两大理念,主城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持续提高,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日益提升,市民文明出行意识不断增强,实现了城区交通总体通畅,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肯定,2015年省统计局测评西安市缓堵保畅工作群众满意度达到了83.68%。

缓堵保畅在规划中有序推进,西安市先后出台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快速路建设规划》和《常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等一大批规划和标准,促进公共交通与城市用地、道路建设的融合发展,全面建设与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坚持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支撑,编制大型建设项目交通疏导方案,目前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理念已成为规划、建设、管理的行动指南。

为确保缓堵保畅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西安市构建了市区联动、分级负责、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了联动报告、定期通报和目标考核的工作制度,编制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三年行动方案》,每年印发《缓堵保畅工作安排》,明确年度任务和责任单位,定期召开交委会全体会议,出台《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一大批规章制度,城市交通管理得到体制、机制和法制保障。

为城市交通打下更坚实基础

彻底解决“明日”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标准高,将会让一座城市和百姓在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继续享受红利。四年来,西安市先后实施南门、太白南路和东大街综合改造等工程86项,改造支路65公里,打通断头路和背街小巷121条,主城区路网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我家在城东住,但是每天要到城西去上班,以前早晚高峰走环城南路的时候,别提有多难了,甚至为了不堵车,我会特意绕一下路,但是现在我每天都走这里,下穿隧道的开通,让我可以特别顺利地通过这里,节约了太多时间。”市民邓先生说。

基础设施搭建好,西安市的交通精细管理水平也日益提高,主城区快速转换效率不断加强,改造修建交叉口、公交港湾和过街天桥389项,新建停车位3.5万个,全市路网体系承载能力显著提升。非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对社会车辆开放,开展片区交通综合改造,持续治理堵点乱点,开展交通组织优化500余处。建立交警“网格化”管理和摩托化巡查制度,实施事故分级处置机制、拖车值守机制,全市见警率及处警能力显著提高,不断规范执法停车场收费行为,实现停车收费“四统一”,开通微信、支付宝等电子化收费。积极探索静态交通管理事权下放,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有效解决管理缺位和权责不匹配问题。持续开展机动车违规整治,主城区渣土车、货车整治效果明显,客运站、旅游景点周边秩序整治成效显著,联合执法能力不断增强,一系列举措,让城市病得到有效化解,城市交通秩序更加健康。

城市交通是一盘大棋,城市外围交通同样关乎着城市内部交通的顺畅与否,城市外围交通的有序化解,能够有效帮助化解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

近年来,渭北大横线、国道108、省道107等一批一级干线公路改建加快推进,南横线等一批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外围路网格局显著提升,绕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推进。

公共交通更便捷

“绿色”出行最时尚

“小时候我总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周末被他带着去公园玩,后来家里条件好了,买了私家车,不过现在,我坐的更多的反而是自行车,这种感觉虽然‘复古\’,但是我觉得最时尚,环保,舒服。”作为“80后”的西安市民赵汝超说,除此之外,公交车、地铁也是他日常的选择,“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开上私家车是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发现,只要有足够的公共交通资源,其实搭乘公共交通更省时,更划算。”

最近几年,西安市的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地铁1、2号线实现全线运行,通车里程达52公里,日均客运量达95万人次以上,占公共交通日均客运总量的16.5%以上,发挥了骨干交通作用,建成公交枢纽站23个,新增公交停车位2691标台,设立单项公交专用道444公里,更新及新增公交车4400辆,开通调整公交线路160条,实现智能化线路调度59条,特别是开通40多条微型公交线路,有效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6%,建成城南、城东等交通综合枢纽。

而146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投放公共自行车4.5万辆,日使用量达40万人次,使西安市公共交通保障能力跃居全国先进地位。

同时,西安市认真落实“互联网+”工作要求,推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入BAT(百度、阿里、腾讯)等市场资源,搭建约租车管理信息平台,探索实行约租车和驾驶员审核管理新举措。积极构建大交通数据云中心,建立协同联动的交通电子政务平台,推动绿色智慧综合交通管理服务,打造安全智能运输组织体系,提供惠民便民的公众信息服务,创新智能高效的可视化分析平台,不断增强交通智能化水平和保障能力。 记者 付垚

新闻推荐

董军在调研西安市非公经济发展时强调 坚定信心 创新驱动 携手共进

本报讯(记者张佳)8月5日上午,市政协主席董军调研西安市非公经济发展情况。他强调,要充分肯定非公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和民企共同努力,为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董...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缓堵保畅有序推进 城市交通更绿色)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