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老师和视障人士一起交流就业情况????本报记者代泽均摄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昨天,由三秦都市报公益记者公众号联合西安市残联、莲湖区残联、莲湖区残促会等举办的“西安市首届视障人士就业创业创新论坛”在西安举办,来自西安市的100多名盲人青年、就业创业导师等围绕视障人士就业形式等主题展开讨论。
50后盲人创业 帮上百位盲人学技能
会上,手摸盲文,他们给大家演讲。59岁的郭新民,3岁时因为出麻疹,最后导致失明。最终去按摩班学习,学成后在厂里成为按摩师。1978年-1987年的10年时间里,我都是厂里的临时工,从早上6点按摩到晚上10点,每个月18元工资!”郭先生说,主要是因为盲人的身份。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转正。
2004年,他成为灞桥区盲人协会主席,鉴于自己亲身体验的就业难问题,他觉得自己开店,帮助盲人就业,如今,已帮助上百位盲人学到技能。
80后盲人当网络主播 音频编辑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32岁的杨子宣,先天性视力障碍,跟多数盲人一样,学技术后当按摩师12年。
去年,他在网上应聘,兼职做网络广播电台的主播,就是和听众聊不同的话题。“因为兼职按摩和主播,身体吃不消,后来辞职了公益性质的主播工作,现在做音频编辑工作!”杨先生说,靠专门的软件支持,通过语言操作完成音频编辑工作,而自己在实践中掌握了这样的技能,月薪可以维持自己的生计。平时靠导盲杖出门,这份工作是在家用电脑就可以完成。
西安有视障人士8万多人 将建导盲犬基地
据介绍,西安市现有视力障碍者8万多人。盲人一直是残疾人当中的最低就业率人群,盲人不像有肢体残疾的人,因为看不见,绝大多数工作就都会将其拒之门外。由于市场因素,按摩行业也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此外,虽然国家有政策规定,凡是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1.5%的比例招聘残疾人就业,但是绝大部分的单位宁可每年上缴残疾人保障金也不愿意真正招收患有残疾的人群,这样一来盲人的就业还是没办法落实。
目前,盲人的就业途径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通过培训,成为盲人按摩技师;二是钢琴调音师;三是盲人软件开发人员。
目前西安绝大多数就业的盲人,都以按摩为主。
莲湖区残联理事长赵辉说,区残联目前正在筹建导盲犬基地,目的用于对盲人的服务。
莲湖区残促会会长惠娜说,本次论坛旨在通过社会各界的参与讨论,盲人的分享,让盲人打破就业思维模式,多渠道、多元化就业,同时鼓励盲人努力学习,树立盲人就业信心,搭建社会支持平台。
首席记者姬娜
新闻推荐
本报讯(段少伟记者宋雨实习生陈华罗)月日下午,西安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任军号深入钟楼地下盘道、骡马市地下通道和小寨,实地检查圣诞节安保工作。今年圣诞节恰逢周末,上街欢庆的人数可能更多,加之钟...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