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觅知音,民歌秦腔筑未来。11月23日,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在西安正式拜“西部歌王”王向荣为师。
一曲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拉开了拜师仪式的序幕,一段王向荣与李小锋艺术情谊的VCR,将两人艺术交往和李小锋拜师的因由展示给现场来宾。在现场嘉宾和观众的共同见证下,李小锋向王向荣敬茶、献花、聆训,正式完成拜师仪式。
李小锋与王向荣的缘分开始于25年前,在电视上看到王向荣的专访,那时就对陕北民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向往之情,心中萌生了要学唱陕北民歌的愿望。看到王向荣从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放羊娃,通过跟着母亲学唱陕北民歌,后来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最终成长为“西部歌王”。“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拜王老师为师。我们将和师傅携手奋进,开创一片民族戏曲艺术的海洋。”李小锋动情地表示。
对于为什么收李小锋为徒,王向荣说:“民歌与秦腔,都属于黄河黄土地文化,它们嫁接在一起,或许可以开出另外一种花。我们两个人今后可以在艺术上探讨、切磋和结合。在年龄上我是他的老大哥,也是他的前辈,在艺术上我们是陕西的姊妹花。这次拜师是一个好事,师徒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歌和戏曲都是靠师徒传艺的。我们不是标新立异,是想为秦腔、为民歌做点事。只有自我奋斗,把艺术研究深、研究透,最终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随后的祝贺演出中,李小锋首先演唱了一段秦腔《打柴劝弟》,随后演唱了王向荣老师的代表作《黄河船夫曲》。接下来,王向荣弟子周金平、刘美玉、延锦园、李春茹、高琳、冯晓红等相继登台演唱。最后,在王向荣师生同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经典歌声中,现场艺术聚合的氛围推向高潮。
本报记者余明
新闻推荐
西安市公益诉讼办案数据全省第一 发现线索2382件发出建议2190件诉至法院51起
本报讯(记者杨春燕)昨日,市检察院召开公益诉讼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全市检察机关共发现公益诉讼线索2382件,发出检...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