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床上一躺就是十多年,还要治病吃药,父母的压力太大了,但这些年来我也努力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体现出我的人生价值。”35岁的李增勇是阎良区关山镇关山村人,家里主要经济收入是务农,2005年,因意外交通事故造成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后续不断的治疗及高昂的医疗费用,给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灾难,但面对变故,他没有消沉,身残志坚。
身残志坚在书中找到人生方向
2005年正值青春年华的他因意外交通事故造成颈椎以下高位截瘫,膝关节受伤部位至今无法痊愈,胳膊、手指、腿逐年萎缩,因看到肇事者家庭并不富裕,他自己承担起了后续所有的费用。作为一个以种地为生的农村家庭,这无疑是天大的灾难,看到父母一夜间白了头,李增勇心如刀绞,“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父母享福,可谁知一场车祸让所有的一起都成了泡影,曾经我不止一次的想离开这个世界。”他说。
时间慢慢的流逝,在母亲耐心细致地照顾下,在社会各方力量的热心帮助下,李增勇逐渐对生活有了信心,也慢慢地喜欢上了读书,在书籍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读书多了,我就想写写文章,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记下来。”他说,母亲很快为他找来一块小板子,帮他把板子撑在胸前,李增勇用左手扶着,右手艰难地握着钢笔,写的字大大小小,每写一笔都要停顿一会,写不了几个字就累得气喘吁吁,看到这种情况,帮扶干部也及时给他购置了活动床和电视机,方便其写作,扩大与外界的交流。
心怀大爱用一切力量回报社会
十年来,李增勇竟零零散散写了10万字的心灵感悟和农村题材的作品,并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文字邮寄到广播电台参加节目,2018年4月,在阎良区残联的推荐下,阎良区作家协会还吸纳了李增勇为会员,他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认可和鼓励。”
读书多、写文章多,让李增勇的思想变得丰富起来,写累了,他就用手机和网友聊聊天,用自己的经历和学到的知识帮助网友解决心理问题。从2010年至今,李增勇对网友进行心理疏导的事例多达20多起。他一直坚信:“只要努力和坚持,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李增勇身残志坚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人,也得到了社会的关爱。西安市残联领导多次到李增勇家中看望他,鼓励他以乐观的态度积极生活,阎良区残联也积极为他办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同时及时申请了护理床和床垫;在重度残疾人居家安养服务项目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人员定期为李增勇进行家政服务和心理疏导。
2014年他被阎良区残联授予残疾人爱心家庭;2018年被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西安市十佳励志脱贫户、被阎良区委区政府授予十佳脱贫先锋;同年4月李增勇的先进事迹被阎良区残联、区委宣传部、区扶贫办评为阎良区残疾人十佳励志先进个人,李增勇的事迹被阎良区残疾人励志报告宣讲团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宣讲,并在全市残联系统宣讲两次。
“瘫在床上十三年,我的未来就是要用尽一切力量回报社会。”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增勇也会想一想自己的未来,他知道自己的病具有典型性,于是签署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决定在去世后把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医疗机构做研究。他说,绝不会向命运低头,会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张艳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姬娜)记者昨日从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211校招网等处获悉,12月份,西安有26场大型招聘会。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