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咸阳 今日兴平 今日三原 今日泾阳 今日武功 今日乾县 今日礼泉 今日永寿 今日彬县 今日长武 今日旬邑 今日淳化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今日泾阳 > 正文

与一条河相逢

来源:西安晚报 2021-01-24 05:57   https://www.yybnet.net/

□梁新会

与一条河相逢,就像认识一个人一样需要机缘和时间。

泾河就是这样一条让人期待的河流。

初见泾河,是在彬县大佛寺前。其时,夕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似乎每滴水中都藏着一个神奇的传说。

第二次见到泾河是在泾渭分明处,两条河一清一浊,旗鼓相当,界限分明。河与河之间也有认识接纳的过程,前浪来不及握手言和,后浪已汹涌而至,那就缓缓靠近吧。

最近一次见到泾河是在郑国渠风景区。初冬,我们慕名前去拜访白描先生,先生带我们游览了郑国渠风景区。在景区,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了泾河大峡谷。峡谷藏身于仲山深处,谷深崖陡,泾水似练,远山如黛,景色异常壮美,被誉为“关中第一大峡谷”。

我惊呼关中平原上居然有如此深邃险峻的峡谷——就像巨人把大地深处的秘密袒露出来让人欣赏。

及至到了有“关中小三峡”之称的峡谷上游,两岸陡峭的崖壁上有大小不等的石窝、石坑。白描先生说这都是流水“蛀”出来的,叫“壶穴”。岩壁坑洼不平,水流到了小坑处就会形成涡流,涡流里边夹杂的泥沙小石子,就像刮刀一样,在坑内不停旋转,亿万年之后就形成了无数个“壶穴”奇观。滴水石穿,水的力量如此巨大,令人不可思议。可以想象在夏季发大水的时候,泾河如发怒的猎豹,奔腾而下,那磅礴的气势足以撼山震岳!

至此,我才认识到了泾河充满野性的一面,也理解了古人为何选择在此开渠引水的原因。我为古代工匠的智慧而拍案叫绝,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

其实,郑国渠风景区位于泾阳和礼泉两县交界处,驶入关中环线即可到达,距昭陵3公里,一点儿不偏僻,却养在深闺人未识,究其原因,主要是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人迹罕至处——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既无村庄人烟,也没有道路通行。尤其是泾河大峡谷位于出山峪口前,是泾河冲出群山峻岭,流入关中平原的最后一关,当地人称之为龙口,是个“四无”地区——无人、无路、无电、无通信信号。

如今,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能够呈现在世人面前,应归功于一个人——赵良妙,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温州水利工程师、实业家。2004年,赵良妙第一次来泾阳,无意中发现泾河大峡谷是建水电站的好地方。他说干就干,拉起人马,购买设备,挎包里装上陕西省测绘局的地形图和李仪祉1924年写的《勘察泾谷报告书》,沿着八十年前李仪祉的足迹开始勘探泾河大峡谷。进出大峡谷没有路,他们跋山涉水,翻越悬崖峭壁,硬是踩出了一条路。他亲自带队,肩扛设备,渴了喝山泉水,饿了啃干粮泡方便面,晚上就在帐篷里席地而眠。半年多时间,他把李仪祉书中描述和记载的吊儿嘴、花家窑、黑沟等处,全都走了个遍。

2009年7月,赵良妙苦心修建的3台水轮机仅仅运行了52个小时,全部报废。罪魁祸首居然是泥沙。泾河自古就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之说。电站试运期间,正是洪水期,河水中夹杂了大量的泥沙。虽然他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还是低估了泥沙的破坏力——高速运转的泥沙无异于威力强大的子弹,水轮机的叶片如何承受得起?

如今,这废弃的3台水轮机就摆放在水电站的旁边,无声诉说着这段惨痛的历史。2010年4月,文泾水电站重新发电,运行正常。赵良妙打了一个翻身仗,按理应该过上逍遥的日子了,可他心中另一个梦却愈来愈清晰。

这个梦是在勘察水电站时就萌发的——把两千多年的郑国渠文化遗存和具有亿万年历史的泾河大峡谷打造成名胜景区。赵良妙打造景区,并非心血来潮,是因为他永远也忘不了第一眼看到泾河大峡谷时,那种震撼,那种狂喜,那种眩晕——仿佛一幅壮丽无比的画卷把你的魂勾走了,让你心心念念牵挂着它。

2017年9月15日,赵良妙筹集十几亿元打造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郑国渠风景区对外开放,游客蜂拥而至。赵良妙也声誉鹊起,被泾阳人称赞为“现代愚公”。

人们在欣赏泾河沿岸原始绝美的风光时,很自然地想起了从这条河上派生出的郑国渠以及修建此渠的郑国。郑国是个水工,也是个间谍。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刚即位,郑国被韩王派到秦国修渠“间秦”,后因计谋暴露差点被杀。在生死关头,郑国坦承:疲秦之计乃韩王所思,然水渠修成,不过为韩延数岁之命,为秦却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恤志》)。富有远见的秦王认可了郑国,让他继续筑渠。十年后工程竣工,大大改变了关中农业区的面貌,使八百里秦川成为富饶之乡,也为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郑国渠是关中最早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与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成功申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消息传来,举国沸腾。刚在北海参观完灵渠的白描先生更是激动不已,也下定决心回乡了却一桩夙愿——重访郑国渠,为故乡写一本大书。

先生此次回乡,终于结识了乡亲们交口称赞的赵良妙。初次相见,赵良妙鞋子沾满泥巴,肤色黝黑泛红,与工地上干活的工人无异。但在参观景区时,赵良妙指着河道内大小不一的八十一个水潭,说它们被泾河穿成一串明珠,也是一种上天的隐喻——人生难免有磨难,即使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也不应该停止奋斗,而要像这河水一样勇往直前,奔向目标。先生听了深以为然,赞他是“当代郑国”。

奔涌流动,汇入大河,认准目标,义无反顾,是河流的使命。

这,不也正是郑国、李仪祉、赵良妙等人身上最感人的工匠精神吗?

新闻推荐

泾阳:“一分钱乘公交” 获群众好评

本报讯(谢涛记者赵鹏)“现在使用工行手机银行付款支付乘车,即可享受一分钱乘公交的优惠,真是太方便、太实惠了!”日前,市民张先...

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泾河一梦醉千年2021-01-20 07:37
评论:(与一条河相逢)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