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怀军 王鹏飞 陈飞
期待“十二五”
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这艘巨轮航行中,有两个灯塔是市委、市政府把舵的基准,一个是指标性目标,一个是群众的期盼。当这两座灯塔重合之时,发展的巨轮就将更快到达理想的彼岸。
“十二五”,我们有许多期待。咸阳市提出了“三个上台阶”的总目标,即综合经济实力上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这是全市上下的总体期待。“十个翻番”的具体指标明确,即:生产总值、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主城区人均绿地面积等十个方面实现翻番。
这一串串数字就是我们的共同期待、福祉所在,同时,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所在。
在“十二五”起步之年的新春,一大批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集中开工,标志着“十二五”的期待已开始向我们走来。
蓄势新开局
开局是起点,更是新征程的奠基之举。
2011,“十二五”的起步之年。这一年,发展的目标更高:市委市政府提出“调结构、强板块、促统筹、惠民生,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奋力实现良好开局”的新要求。
这一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更振奋:生产总值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财政总收入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
实现既定目标,需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全市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集中开工来得正当时,吹响了我们阔步前进的号角,是开局之年的开篇之作,更是五年发展的蓄势之举。
与春天同步,就一定能够迎来硕果累累的秋天。
大幕已开启
一声开工令下,一张大幕开启,一场大战打响。
大幕的后边,亮出了咸阳推动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实施的魄力,传出了咸阳加快民生工程建设的有力步调,掀开了新一轮项目建设的火热画卷。
全市一次集中开工项目170个,涉及咸阳市12个县市区和泾渭新区,项目总投资144.87亿元。其中,重点项目74个,总投资133.72亿元;民生工程96个,总投资11.15亿元。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发展史上并不多见。
74个重点项目,涉及装备制造、能源转化、新材料、食品加工、交通道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综合开发等方面,其中产业项目有秦都区步长制药三期工程、兴平宝塔山油脂深加工项目、兴化集团甲胺生产装置项目、武功精工钢结构项目、武功新新彩印生产线、武功君和电梯塔吊生产线、泾阳浙江波士特汽车配件项目、三原大北农饲料生产线、三原龙首管桩生产线、礼泉再生工业用基础油、路用橡胶粉生产线等27个项目,总投资60.58亿元。
96个民生工程,涉及县级医院、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中小学校舍改造、廉租住房、安全饮水、农村沼气池、以工代赈、移民搬迁等方面。
大幕开启的是新舞台、是新征程,我们为之兴奋、为之鼓舞、为之摩拳擦掌,因为这是咸阳516万人民共同的期待…… (B)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元聪实习生徐欣)3月4日,记者从咸阳市妇联了解到,在去年的妇女维权投诉案件中,婚姻家庭类的案件仍是妇联信访的主要问题,而且与往年相比有所上升,主要是反映家庭暴力、夫妻一方有外遇、财产...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