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君。姓嬴,名渠梁。公元前361—公元前338年在位,是战国时代秦国有名的一位君主。
秦孝公初立,对穆公以后秦国的落后现状痛心疾首,他能顺应时代潮流,知人善用,大胆改革,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他一生中干过两件大事,其一是迁都咸阳,其二是任用商鞅变法。
孝公即位之初,为富国强兵下令求贤,以改变秦落后于关东六国的局面,并东向进攻。公元前359年,他出师伐韩,至于怀(今河南武陟西南),筑城于殷(今武陟东南)。公元前356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变法革新。制定严厉法令,以法治国,奖励军功,鼓励耕织。不久,秦乘魏攻赵,大败魏师于元里(今陕西澄城东南),拔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公元前352年,孝公升卫鞅为大良造,出师拔魏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次年,秦筑关塞于商(今陕西丹凤西南),秦师围魏固阳,攻赵蔺(今山西离石西)。公元前350年,卫鞅开始第二次变法,迁都咸阳,废井田制,统一度量衡,设县置。同年,孝公诏令卫鞅营咸阳,筑冀阙。咸阳故城亦名渭城,在咸阳县东15里。次年,孝公迁都咸阳。不久,秦国初在县置有定额之秩吏,即规定县令和县长的俸禄,按户按口征收军赋,其郡县组织日趋完备。秦孝公积极支持卫鞅变法,公元前346年,太子驷犯法,刑其傅公子虔,于是“法大用,秦人治”。此后,在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使秦迅速成为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军力强盛的强国。公元前341年,秦军攻魏西鄙。次年,孝公在卫鞅策划下复攻魏,欲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成帝王之业。同年,卫鞅诱执魏军大将公子邛,大败魏军,迫魏王献部分河西地以求和。孝公以卫鞅功大封其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故称商君或商鞅。公元前338年,孝公卒。
秦孝公的谥号为什么是“孝”?“孝”字在谥法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古人所辑的谥法集解中,其意义有三十九种之多。尤以《正义谥法解》“协时肇享”的说法为最确切,与天子大孝相吻合。有“开基肇业”之意。秦孝公开创了秦国强盛的局面,因其“开基肇业”之功,将其谥号定为“孝”是无疑的。 (C)②
新闻推荐
5月22日上午9点30分,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人来人往,非常忙碌。可是,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大夫”没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竟然和一个人在门诊大厅的一角“窃窃私语”,说了几句话后,那个人给了“大夫...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