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刘玉莲照顾婆婆的事迹平淡,但仅凭55年的相依相守,55年的不离不弃,就已经让常人汗颜。
本报记者 边江亭
如今,在兴平郭村,77岁儿媳和104岁婆婆并肩坐在家门口的景象已经成为了这里的一道风景,这道风景不仅让人温暖,更让人感到震撼,震撼于一种人世间至真至纯的亲情力量。
在郭村,有一个特殊的三口之家,婆婆今年104岁,媳妇刘玉莲77岁,还有刘玉莲今年18岁的孙女赵珍。这跨越四代的三个人相依为命,艰难地维持着这个家。刘玉莲刚嫁过来的时候,婆家在村里还算中等人家。她过门不久就生了一儿一女,一家人其乐融融。公公去世早,家里全靠她和丈夫张罗着,日子过得简单而又平静。
谁知道,这样的日子却没过多久就戛然而止,不幸接二连三降临到了这个家。儿子得了乙肝,最后去四医大,医生说没办法了,刘玉莲东挪西借又凑了点钱交给医院,希望尽自己最后的一点力挽救儿子,但即使这样也没能留住儿子年轻的生命。儿子走后没多久,儿媳妇借口回娘家办事,就再也没有回来。经不起丧子之痛及精神上的压力,刘玉莲的丈夫在儿子病逝半年之后也选择了离开。刚刚失去儿子,丈夫又撒手而去,原本热闹的家就剩下了刘玉莲和婆婆,还有5岁的小孙女,面对这个破败不堪的家,刘玉莲欲哭无泪,但老人要吃,娃也要管,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如何撑起这个家呢?思来想去,刘玉莲想到了捡破烂这个营生。
从此以后,刘玉莲每天5点多就起来,天还黑着就走了,晚上黑透了才回来,不论刮风下雨也得去,即使这般起早贪黑地干,每天刘玉莲能够挣回来的钱也还是有限。刘玉莲一点一点艰难地赚钱,辛苦赚来的钱不但要支撑家里的日常开销,还要给婆婆买药,给孙女买学习用品。尽管刘玉莲竭尽全力,家里经济还是相当紧张,一旦家里谁得个病,还得东家借西家借。平时婆婆身体还算硬朗,但是偶尔得病的时候,刘玉莲就得在捡破烂之余,跑前跑后给婆婆看病。有一次婆婆生褥疮,她用架子车拉着婆婆到处看病,夏天还要抹要洗,即使很紧张,可她每年都要给婆婆过个生日。
刘玉莲的孝行村里人有目共睹,大家说起她都只有两个字:孝顺。虽然大家都说刘玉莲把婆婆服侍了50多年,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媳妇,但是在她看来,她跟婆婆之间的相处更多的是相依为命。她的孝行感动了身边所有的人,并被评为咸阳市十大孝子,获得了一台彩电作为奖励,而这台彩电也成了刘玉莲家里唯一一件值钱的东西。(D)(3)
新闻推荐
商鞅颁布法令咸阳师院历史学院教授雷依群公元前361年,年仅21岁的嬴渠梁即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的秦孝公。当时七国争霸的局面已开始形成,形势对秦国十分不利,由于国势不振,发展滞后,东方六国都看不起这...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