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超)在咸阳湖西侧橡胶坝旁的渭河河滩上,生长着茂密的芦苇丛,葱郁摇曳的芦苇成了渭河沿岸的一道亮丽风景,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承担着渭河流域生物治污的重任。然而,昨天有市民向本报反映,由于个别人滥采,沿岸的芦苇丛被人为破坏,部分湿地惨遭“毁容”。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咸阳湖西侧橡胶坝旁的渭河北岸,看到原先茂密的芦苇已变得“支离破碎”。有的被连根拔起,有的从中被硬生生拽断,还有一些芦苇叶被东一撮西一撮地扔在河滩上。因为人为的过度破坏,芦苇丛中裸露出一片光秃秃的沙地,沙地上,塑料袋、食品包装袋、酒瓶等废弃物让人触目惊心。即使在河边,枯黄的芦苇也是稀稀拉拉。
附近管护橡胶坝的翟大妈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每到下午,都能看到不少人不顾危险,探身采芦苇。他们往往剥出芦苇心,把芦苇叶随手扔掉,甚至还兴致勃勃地谈论自己采芦苇的经验。因考虑到位置很远,所以都没有制止。”
家住嘉阳小区的刘先生说,这里一年四季都会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鸟来落脚,许多野生动物也会经常光临。他每天早上在河堤上散步,经常会看见鸟儿在对面的小岛上来来往往,令人心情舒畅。现在这里遭到了人为破坏,影响了鸟类的栖息,压缩了它们的生活空间,真希望这里能早日恢复生机。
据了解,此处是渭河(咸阳段)生物治污实验项目,主要是净化咸阳市西郊部分污水,通过防洪渠(纳污渠)等三个排水口漫灌芦苇湿地,从而有效降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逐步恢复生态湿地,最终形成集污水治理、绿色景观、经济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试点项目。该工程总投资200余万元,建筑面积500亩,2007年8月通过陕西省环保厅验收。(D)(4)
新闻推荐
敢承诺勇实践善监督乐坚持——浅谈“三为”主题实践活动的思考 古海峰
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的“为党旗增辉、为发展服务、为百姓造福”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立足本职岗位,建设和谐文明发展的新咸阳。笔者以为,在主题...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