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古驿道
咸阳师院历史学院教授 雷依群
文化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及活动的结果。秦文化在本质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狭义的秦文化主要是指秦人、秦国的文化,而广义的秦文化则是指秦朝统一以后的全国性或世界性的秦文化。我们讲秦文化的地位,实际上是讲秦朝的历史地位。
秦朝存在的时间仅仅只有十四年,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重要,即它不仅做了战国的终结,开启了汉代文明,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一个历史新纪元,这就是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两千多年来的帝国制度,从正反两个方面都可以找到秦制的影子,找到秦的根基和因子。
秦朝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个巨大的政治和社会转型。以中央集权制度取代了从西周以来形成的封建制度,用新型的官僚制取代了封建贵族政治,秦朝不仅对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度实现了普遍的高度发展,而且第一次使土地私有化合法化,秦从商鞅变法开始开阡陌、废井田,直到秦始皇“令黔首自实田”,开启了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历史长河,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是秦王朝。这个在秦代实现的大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地缘意识上看,秦王朝已经走出此前的小中国(即以中原为中心)圈子,形成了一种大中国意识(即中夏、中国)。秦始皇曾经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秦王朝不仅取得对全国土地的所有权和支配权,而且第一次拥有了对华夏民族及华夏国家疆域的统治权。这种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表现在秦王朝的政令一统上,秦始皇继承了他的先辈“法令由一统”的传统思想,集权于一身,独断政事,立法布令,以御天下。文化的大一统是秦的伟大贡献,秦不仅仅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整齐了风俗,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文化、思想、学术的统一。秦始皇制定了“别黑白而定一尊”的文化专制政策,甚至采取了至今仍为人们诟病、痛恨的“焚书”手段,但历史地看,秦始皇的这些做法毕竟使华夏文明在大一统的旗帜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汉民族的形成,同时也是以华夏民族(汉族)为主体的大中华民族的开端。
秦全面推行大一统,具有破天荒划时代的意义。在秦人之前,周人也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和秦始皇讲的“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已有了本质的差别。周人的封邦建国,是自我为主,并没有达到政令的统一,而秦的统一则是“海内为郡县,政令由一统”,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具有共同民族意识和心理状态的政治国家组织诞生。
秦代人说:“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自为纪。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其身未殁,诸侯背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以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严格的法治精神与传统,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人们常以严刑峻法来指证秦的亡国,其实这是十分偏颇和过激的看法。秦的法律制度,从总的精神来看,它具有以下特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刑不避权贵。早在商鞅变法时就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公子虔因犯法被处以劓刑。还强调孝道是秦法的一个特点。如对祖父或其他父辈不尊重,或殴打或言辞不逊,都要严刑惩处。为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社会安定,秦专门制定了《为吏之道》,来规范管理国家公务人员。《为吏之道》要求公务人员“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严刚勿暴,审当赏罚”,同时要能“为民除害兴利,能表以身”。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或有其他过失者则严惩不贷。秦朝建立前后,又曾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如赋税徭役制度、任官与考核制度、祭祀制度、皇帝制度等,内容十分丰富,体系十分完整。从法制史的角度来看,秦律不仅是中华法律体系的渊源,而且是东亚法制体系的渊源。
秦之所亡,并非由法所致,唐代柳宗元在其所著《封建论》中已敏锐地指出秦亡“失在于政,不在于制”,这对于我们今天来讲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
秦在统一奠定政治边疆所表现出来的开放与外向精神,对于一个以农业立国的民族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秦人的开放与外向不仅表现在用人和善于吸收异域文化这点上,秦的民族平等和对华夏文化的传播也十分值得称道。在世界范围内也第一次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国际社会至今仍相沿以“秦”名作为对中华的代称。清代著名的外交家薛福成在其《出使日记》中写道:“欧洲各国称中国之名皆曰:‘china’者,问其何意,则皆\‘秦’之音译,彼等称中国为秦,欧洲各国相沿不改也。”
秦人的独特创新精神,特别是制度和组织创新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文明由多元逐步走向统一与融合,制度与管理方式的改革是最为关键的。秦车之鉴,可谓意义深远。
秦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也不仅仅是秦国与秦王朝的文化,它已经成为中国甚至世界性的文化,是秦人留给后人一笔丰富的遗产。(C)②
新闻推荐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岳起先生指出,对秦咸阳宫遗址的认定,学界还有不同的观点。但一、二、三号秦宫殿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却是不争的事实。王学理不否认咸阳宫的位置“大约在今咸阳市(渭城区)东聂...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