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彭宏党)今年,兴平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强势推进现代农业“一区三带十园”和农民增收“四十万、百万”工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高标准编制沿渭和塬坡产业带规划,重点突出产业带上的生态农业圈建设,加快土地向园区流转、技术向产业跟进,改良新增清水莲菜、设施蔬菜、时令水果1.5万亩,辣蒜标准化栽培2000亩,培育扶持樱桃、蘑菇等特色产业基地10个,生猪出栏90万头,年内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市级2个,培育家庭农场3个。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节水灌溉示范田3万亩、新打修复机井200眼、铺设管渠180公里、新修道路26公里,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总产达到23万吨。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整合域内培训机构,聘请农业专家教授举办培训班50场次,培养职业农民1000人,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依托食品工业园区,促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效益提升,年内申请注册农产品品牌5个,认定省级、咸阳市级龙头企业2家,发展专业合作社10家。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健全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认定无公害基地、农产品2个,确保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40元,增长12%。
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投资4500万元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850万元实施桑镇、汤坊、丰仪3镇12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改造提升城北休闲景观林带、沿渭生态林带、西宝中线两侧防护林带,投资1.5亿元全面完成渭河堤顶道路硬化绿化和“十里荷香”二期工程,深入推进塬坡区域特色城镇化和统筹城乡“3办11村”建设,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B)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静远)日前,记者从市工业转型升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咸阳市在继续保持工业经济整体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将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突破口,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减排,走科技...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