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春天的咸阳书坛画苑来说,《杖砚行歌——邓宇春董阳甲子新春书画作品展》无疑是一件盛事。据说,展览过后,有位藏家以不菲的价格收藏了邓宇春所有展出的书法作品。虽然书法作品的优劣不能简单地以价格来论定,但这件事至少验证了社会对邓宇春书法的认可。
展览后的某一天,我和邓宇春在一次活动中相遇。谈到了展览的事,宇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老兄,你见多识广,把我写的字评论一下嘛!”这话说过也就忘了,直至前不久的某一天,当我重新阅读《邓宇春书法小品集》时,却有了为邓宇春这个人和他的字写几句的冲动。
在咸阳乃至陕西书坛上,邓宇春的名字对大家来说虽不是如雷贯耳,但至少并不陌生。他不但是咸阳市书协主席、陕西省书协副主席,而且是全国公安文联委员、省公安文联副主席,另还有多种社会兼职。这些都说明邓宇春无疑已经是一位书法名人了。那么,我就先从邓宇春这个人说起。
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傅山有诗云: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认识邓宇春说话间也近20个年头了。往来虽不是十分频繁,但也常于各种书画活动中见面。每年,我也要与朋友去他的书法工作室里闲谝几回。因此,对宇春这个人应该说还是有所了解的。宇春给我的总体印象是:昂扬上进,随和亲切,重情重义,快乐达观。认识宇春的人,大概都听过他在许多场合吼秦腔。宇春声音宏亮,唱戏气足韵长。他不推辞,不做作,说唱就唱,满面春风,给人一种兄弟般的亲和,表现出的是真性格,真情感。市书协改选那年,市文联开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征询意见。当天下午我正好去市博物馆原馆长、著名书法家李宏涛先生家。刚刚开会回来的李老兴奋地告诉我,无记名投票的结果邓宇春票数最高,还一再称赞文联办事“有章法”。许多熟人谈及宇春时,都常以“嫽人”来概括。细想起来,“嫽人”这看似简单的评价并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邓宇春的字以魏碑入手,这扎实厚重的魏碑底子为他的字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就像盖房子,先把地基打好,有了坚固的地基才好盖成牢固的房子。直到现在,人们仍可以从宇春的字里看到他于魏碑中所下的功夫。一写楷书,宇春仍然写的是魏碑。可见他的魏碑中已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识见,自己的笔墨,写的是属于他的魏碑。作为书法家,宇春正、草、隶、篆诸体皆能。他的行草自然流畅,虚实轻重,起承转合都很讲究。他的隶书中有篆书,篆字中有隶味,隶和篆相互交融,相映成趣,耐读耐看。过去看宇春的字,大多看的是行书作品。这次看《杖砚行歌》的展览,又细读他的《邓宇春书法小品集》,对他的书艺有了一个总体的阅读和全面的了解。这一批作品尺幅不大,写得精致用心,写出了雅致,写出了柔美。无论是几个字的篆书“淡泊明志”,隶书“长扬丽辞”,还是字数较多的隶书刘禹锡《陋室铭》、楷书苏东坡长诗,都让人从中看出了“雅”、“趣”、“美”,把字写得雅致,写得有趣,写得精美,这是一种综合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境界。作为朋友,我为宇春在书法艺术中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高兴。
《杖砚行歌》书法展之后,宇春写了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他的情怀和志向。诗曰:“春风杨柳马蹄轻,杖砚行歌入秦城。大千世界展胸襟,万里长空任我行。身临直道不觉重,心往高处觅真经。离别启迪方知小,归来斗室再用功。”
拥有这样的情怀和志向,我相信宇春的书法艺术还会有更大的成就。(B)(11)
新闻推荐
本报讯(孙铭劭李思思记者李石)5月13日,记者从秦都区卫生局获悉,该局将从即日起至6月10日,在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定向招聘10名医学类本科生,这已是该区连续两年来向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定向招聘人员。据了解,此...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