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是原汁原味的民间创作,一代代口耳相传,反映着民风、民情和民意,诙谐风趣,朗朗上口。流传于大街小巷的咸阳民谣,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心声,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寓教于乐,读来令人回味深思。
“咸阳有古渡,古渡在河边。树下一老汉,叼着大烟袋。整天撑船来,来回五分钱。”这首童谣唱的就是咸阳老八景之一的古渡。
有的民谣倡导传统家风教育,有教育孩子要勤劳的:“娃娃勤,爱死人,娃娃懒,拿着擀杖往外撵。”有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的:“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上树树,逮雀雀(qiaoqiao),逮下雀雀喂老猫。”有教育全家和睦相处的:“箩箩,面面,杀公鸡,擀细面。婆一碗,爷一碗,两个小伙两半碗。”
民谣诙谐风趣,以讽喻世态人情。例如讽刺矫情的人:“压,压,压板架,东头来了一伙娃,叫大姐,开门来,大姐不开叫狗开,狗不开,狗在河里捞韭菜,韭菜花儿漂上来,叫你戴,你不戴,人家戴了你可爱,你看你这娃怪不怪。”
家务事剪不断、理还乱,婆媳间微妙复杂的感情也被编进了民谣中:“媳妇娶全啦,儿子跑完啦。米汤熬黏啦,孙子围严啦。花了两千八,娶个新邻家。”
父母年轻的时候,一心盼望着孩子们长大,等到儿子成家立业了,却分家另过,若遭遇一个不明事理的儿媳妇,婆婆倍加感慨:“媳妇娶进三天多,紧跟就买尺八锅。听起亲着哩,实际分着呢。见面不说话,出门撂个娃。叫个妈,划不着,口口声声娃他婆。”(B)(13)
新闻推荐
如果我们要寻找一座城市里人们生活的最大公约数,恐怕就是对城市文明高度的一种期盼。自然,谁都希望人居更好、生态更优、环境更美、好人更多,希望有更多安全感、获得感、舒适度、便捷度等等,可是,这些...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