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聪
8:50,在茂陵转盘,某房地产沿街散发宣传品。工作人员暂扣彩页30余份,对散发人员及相关负责人现场批评教育。
9:25,陕西第二针织厂门口水果摊贩较多,两名工作人员进行疏导,指导摊贩到路边规范经营。
10:00,创业五路乐X商店门前,店方有出店占道经营现象,行人通行不便。工作人员当场予以纠正,对店方负责人批评教育。
10:10,玉泉西路五得X门前驾校考试,车辆停放无序,影响其它车辆通行。工作人员与此单位秩序管理员见面,责令立即纠正。
10:50,创业五路南侧40余米处,地下水井井盖破损,现场拍照,工作人员已安排下午更换……
这是7月1日记者在秦都区马泉街道办环卫所看到的一本“徒步巡查日志”中的部分记载,其上记录着环卫工人在一天时间里徒步巡查的情况,并标注了发现的问题和解决、落实的办法。像这样的巡查日志,全办150名环卫工人和环卫管理人员人手一本。
就是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日志”,却出人意料地给马泉办环卫所的环卫管理工作开辟了一种新思路。突击整治、不定时巡查,都不能像“徒步巡查”这般见效快、定位准,街面出现的脏乱反弹得到及时遏制,杜绝了进一步的恶性延伸、发展。同时,正是有了环卫工人的面对面劝导,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得以促成及养成。
面对面劝导:环卫工人有“优势”
在马泉办辖区,记者随机走访。其间,记者发现,环卫工人均坚持一线,一边进行清扫、保洁,一边不时注意保洁区域内可能发生的情况。尤其是人流量较大区域,走动更加频繁,只要有小摊小贩越过“规定区域”占道经营,环卫工人就立即上前劝阻。个别摊贩不听劝阻,执意继续占道,环卫工人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到摊贩认识“错误”,退回指定经营区域。尔后,环卫工人会把发现的问题及处置结果详细记录在日志本上。
“其实,摊贩们都挺好打交道的。只要你态度温和,他们都会积极配合。”环卫工人赵凤侠说,以前集中整治、突击整治市容环境时,摊贩都用游击战术,你来他跑、你走他来,脏乱反弹时有发生,效果多是一时的、短暂的。眼下,有了徒步巡查和面对面劝导,成效非常明显。她告诉记者,可能是她们常年在路上,和不少摊贩都认识,所以在劝导过程中,摊贩都能配合,“有时,我们刚走近,占道的摊贩就自觉地退回到指定区域,他们自己也不好意思了。”
徒步巡查日志成打开环卫管理难题的“新钥匙”
马泉办环卫所负责人吴海华介绍,近年来,虽然咸阳市系列创建活动的持续开展,城区市容面貌明显改善,可事实上,破坏市容环境的现象和行为还会时有发生,稍不留意就有反弹。对此,马泉街道办创新环卫管理模式,每名环卫工人均发放“巡查日志”,在做好日常清扫、保洁工作之余,要求环卫工人关注责任区域是否有影响市容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如果发现就要上前制止,并按照要求将大小事项记录在日志本上。此外,巡查日志还为环卫管理人员就工作中的查漏补缺、热点难点问题的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强化相关工作等提供了帮助。
马泉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创新这样的环卫管理模式本是尝试性的,没想到,经过实际操作和相关工作的开展,这种模式极大提升了环卫管理的工作效率,给环卫管理工作打开新的思路:城市管理不仅靠的是“执法”,更重要的是理念和方法,徒步巡查看似回到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实际上,这种现场和商户、摊贩、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者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却是最有效,也是最见效的。同时,徒步巡查日志工作法还极大调动了群众自觉爱护环境的积极性,不少人在“被劝导”中开始自省、自查、自觉纠正不文明行为。(B)(10)
新闻推荐
张香微(后)说,婆婆就是妈,她们就是一对亲母女。同事们眼中,她是工作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好老师;学生们则尊敬地称她为“张大拿”;邻里们称赞她是难得的好媳妇;丈夫说她是贤内助;女儿叫她“天才妈妈”;婆婆说她...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