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史阿阳 高鹏)如今步入秦都,大街小巷越来越整洁,城乡环境越来越美丽,城市容貌提升工程更是把城市装扮得格外耀眼,环境面貌的持续变化为这座千年古都增添了无穷魅力。近年来,秦都区在“五个秦都”建设中把提高城乡环境品质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国卫创建成果。
落实清扫保洁“四项举措”。该区通过落实四项举措全面提升清扫保洁的常态化管理水平:一是增加干部力量,从各镇办抽出三分之一精干力量和一名顶硬的分管副职,专门抓环境卫生工作;二是增加清扫人员数量,新配备了近300名清扫保洁人员,确保城市重点区域逐步形成清扫保洁网格化作业模式;三是增加工资待遇。把增加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列入财政预算,为1800名清扫员每人每月增加200元的绩效工资;四是增加环卫车辆,由区财政直接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新购置了3台大型清扫车、5台多功能洒水车,使全区环卫车辆达到了32台,确保城市机扫率进一步提升。
实施城市容貌提升工程。该区以“立面整治、门头牌匾整治、街景亮化”为重点,累计投入1.97亿元,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整治城市立面,对彩虹新区家属楼等21处城市建筑进行统一刷新,对华润城市境界等18栋楼体挂瓷装修,对公安消防支队大厦等25栋楼体进行了清洗,在秦皇路、宝泉路、毕原路等8条路段新建近3000米文化墙。拆除乱搭乱建,对21处临建违建集中予以拆除。实施楼体亮化,采取安装LED洗墙灯、泛光灯、带状灯管等亮化方式,对财富中心大厦、大秦御港、财苑大厦、沣瑞苑商住楼等楼体进行了亮化。对秦皇路、宝泉路、人民路、渭阳路等城市道路沿街的破损、陈旧的门头牌匾,按照统一风格、统一尺寸、统一标准的原则,进行了集中更换,城市容貌得到明显改观。
打造农村环境卫生示范村。该区按照“打造亮点,攻克难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拿出150万元,对50个农村环境卫生示范村进行奖补,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建立农村清扫保洁机制,为全区126个农村配备清扫员525名。建立垃圾收运机制,投入资金800万元,建设生活垃圾收集屋29个,配置垃圾桶7800多个,清扫工具755套,转运三轮车234辆,密闭式清运车24辆,引入12家垃圾清运专业公司,建立起“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模式。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涌出了北塬新村双照办东城村、省级绿色示范村马泉办赵家村、咸阳民俗文化村沣东办北槐村等一批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H)(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鹿韬)7月7日,市政协副主席赵昌华带领市创文办第六督导组成员,来到咸阳图书馆、市文广新局、咸阳博物馆、市体育馆,围绕“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通过实地查看、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