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三原新闻 > 正文

三代四“园丁”山区育桃李

来源:咸阳日报 2012-09-19 23:48   https://www.yybnet.net/

一家四口默默无闻地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由右向左,前排韩景哲、韩向阳;后排韩磊、郭海妮。

通讯员 王孟海 本报记者 薛丽

淳化县官庄镇张村,有个受人尊敬的“教师世家”。主人韩景哲一家三代有四人是教师,听说要采访韩家时,乡亲们异口同声地说:“韩家人是文化人,教书教得好,待人实诚。”

走进韩家,院子里的秋菊正在绽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韩景哲先生精神矍铄,向记者讲述他从事教育的峥嵘岁月。1958年4月,韩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百年名校——三原县南郊中学,同年9月在淳化县北部偏远小镇铁王完小参加教育工作,又先后在南村、润镇、城关等校任教,直至1994年退休返乡。韩老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又热爱体育,喜欢打篮球、打乒乓球,所以还兼上学校的早操和体育,深受领导和师生的欢迎,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从教三十六载,他始终坚守在偏远山区,足迹几乎走遍了淳化县三分之二的乡镇,教过的学生四千有余,有大学教授、机场管理人员、党政官员、教师、商人、农民,提起学生的名字,韩老就会如数家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韩老在卢沟桥的隆隆炮火中出生,在大跃进的冒进口号中参加工作,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回首往事,历历在目。韩老说他刚参加工作时,工资是十九元五角,学校的伙食费是20元,连吃饭都不够。加之父母年事已高,妻子患有肺结核,又养育了六个儿女,生活异常艰辛。他每周星期六下午放假后,要整晚上掀石磨子为一家人磨好一周吃的面,星期天一大早就去十几里的山沟里为家里挑回一周用的水,脚磨破、肩压肿,下午又要按时到学校去教学生。在学校里,韩老每周23节课,当班主任,上早操、体育和语文课,体力消耗很大,每每到了第二节课,就饿得无法忍受,他就把肚子顶到课桌沿上,坚持给孩子们把课讲完。晚上饿得受不了,就找些萝卜、野菜充饥。就是这样,韩老还给没钱交学费的孩子垫学费,给生病的孩子付医药费,给没饭吃的孩子馍馍吃,每当孩子们给他还时,他都淡淡一笑“一点点,没什么,不用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韩老由于是班主任,对学生管教很严,也经常遭到红卫兵的造反、批斗。当我们问道:韩老,您经历了这么多坎坷,遇到了种种困难,是靠什么坚持的?韩老坦然一笑,说:我打心里爱教育,不管是在城镇还是乡村,不管是吃不饱还是受冲击,我都扛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一直坚守。

大儿子韩向阳,自小跟着父亲一起上学读书,深受父亲的熏陶感染,他高中毕业后,1978年9月就在官庄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每月领着三块钱的工资,和父亲一块养活着一家老小。他白天认认真真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参加劳动,晚上就在煤油灯下,熬到子夜复习功课,经过两次失败后,1984年终于考取乾县师范民师班,转为公办教师。先后在十里塬中学、官庄小学任教,近十年来一直在官庄镇偏远农村庄子头小学任教。回忆起三十多年的从教历程,韩老师说:特别是在十里塬中学任教的日子,去十里塬,有四十多里地,他骑着自行车翻着姜河沟,累了就在水草地上睡一会,到现在还觉得非常惬意。“韩向阳老师擅长数学,连续十多年带的六年级数学都是全镇第一,学生非常喜欢他。”随同采访的官庄学区副校长张景义说。

孙子韩磊,在爷爷和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上师范,2002年7月咸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同年8月就在官庄小学任教。参加工作以来,他秉承长辈的衣钵,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努力。他和学生交朋友,利用校信通、飞信等形式,让学生每星期一、三、五的课外活动和家长联系,进行交流,汇报他们在校的情况。韩磊说他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他所带的班级也很快成为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班集体。

韩磊的妻子郭海妮在马家镇温塘村小学教一年级语文,夫妻二人只有周末才能团聚,三岁的孩子靠岳父岳母照看,有时孩子生病,自己也顾不上,因为班上还有那么多孩子,特别是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需要照顾。

谈起孙子和孙媳的教学,韩老激动地说:“现在学校的条件太好了,有楼房、有电脑,就连学生也吃上了营养餐。而我和他爸最早教书时,教室是土窑洞,学生爬的是泥台台,吃的是高粱面,我们教学也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今非昔比了。”谈起现在的生活,韩老乐得合不拢嘴,自己退休工资两千多,儿子三千多,孙子、孙媳也一人两千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E)②

新闻推荐

良禽择木而栖 木因良禽而盛 三原优化环境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高地

本报讯(王琮李刚)构建更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更优秀的企业来三原投资发展,才能为县域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添助更好的动力。近年来,三原县践行“筑巢养凤、筑巢引凤”的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全方位地服务...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代四“园丁”山区育桃李)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