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灌溉渠内杂草丛生。
本报讯(记者 宋超 包鑫 实习生 秦冬璐)农村灌溉渠本应是用来浇灌田地的,可是三原县高渠发展服务中心和平村的灌溉渠却有一年多未使用,渠内杂草丛生,形同虚设。
9月17日,记者来到三原县高渠发展服务中心和平村,该村4组村民程师傅告诉记者,村里灌溉渠已经一年多没有水了,影响村民的正常灌溉,他们为此非常苦恼。程师傅说,去年上半年,服务中心将部分庄稼地卖给了私人,又盖起了厂房,厂房将部分灌溉渠遮挡了。从那以后,渠里就再也没有水了。“村民只能将水管接入泵房,有时也用自己家的水井浇灌。附近两个村庄,三四千亩的庄稼地需要灌溉,这种情况导致种植产量减少了20%-30%。”程师傅担忧地说。为此许多村民找过服务中心,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将灌溉渠绕过厂房重新修建,可是修了一半却不修了。
记者沿灌溉渠走了一圈,看到渠里长满了杂草,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遍地都是,气味刺鼻,臭气熏天。在程师傅的指引下,记者又来到新建的水渠旁,看到高低不一的土堆,另一侧还堆有大量的建筑土堆。“渠里有水的时候还有人清理杂草,可渠没水后也就没人管了。”程师傅说。
为了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记者来到高渠发展服务中心,党政办一马姓负责人说,水渠一直在修建,只是因前几天连续多雨停工的,之前的部分水渠是村民在迁移祖坟时破坏的。只能鼓励村民打水井,用井水灌溉,如果不遇到比较大的旱情,打井灌溉的水量是足够的。据了解,该水渠是泾惠渠的第五斗渠。
随后,记者来到三原县水利局,王总工程师说,由于第六斗渠不畅通,所以想把第五、六斗渠连接起来一起解决。村民之间的一些矛盾,修灌溉渠时企业的不太配合,影响了工程的进度。王总工程师表示,目前已经重新确定了方案,正在测量阶段,工程一定在冬灌之前完成。(D)(8)
新闻推荐
大连的“新高度”5月15日上午,我和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工程建设局穆善明局长作了交流。他对创新城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如数家珍。连日来的感观加上穆局长的讲解,使我不得不惊叹:生态创新科技城代表着大...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