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申谨源
种植户田小艳说,我不甘心踩着父辈的脚印走下去,因为我有自己的梦。
13年前,田小艳仅仅是三原县嵯峨乡冯家坡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和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每天从早到晚在地里劳作。由于农作物靠天生长,一年到头根本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想想自己每天重复这样的生活,就觉得害怕。”当时的田小艳很不甘心,她决定放弃这样的生活,在父母和乡亲们的帮助下,2007年,田小艳只身一人远赴日本学习种植技术,想着要改变家乡这种靠天吃饭的现状。
虽说她这样的想法得到父母的支持,但是刚到日本的时候语言不通是她最大的难题,“没少吃苦头,白天去学校学习种植技术,晚上去饭店洗盘子赚钱,回到宿舍还要学习日语,几乎每晚熬到两点钟才能睡觉,但是我不后悔,不是说有梦才有未来嘛!”田小艳坚信成功就在不远处。
在日本学习的日子里田小艳没少躲在宿舍里哭泣,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田小艳回到家乡用两个棚试验种植草莓,取得了成功。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总算辛苦没有白费。随后,她便扩大种植面积,不断从日本引进技术,正式开始她的创业之路。
都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田小艳的创业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0年11月份的一场大风把她在地里搭建的活动房全部刮走,地里的大棚也都被刮得七零八落,更不要提农作物会有什么收益了。看着自己辛苦付出的一切就这样没了,田小艳咬着牙挺过去了。
今年1月份,田小艳收到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她的种植园获得了国家果蔬业最新的有机质证书,这是果蔬业中的最高荣誉。同时她经营的种植园也由2个大棚发展到38个,种植园面积也达到了200余亩,主要经营哈密瓜、草莓、西瓜和水果玉米等。
看着一天天红火的生意,田小艳有了新的打算:“节假日期间会有很多城里人开车来这里采摘草莓,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把这里办成一个集吃住、休闲、观光、娱乐、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农场,周围还要建个跑马场……” (B)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谢效民余亚锋)今年,三原县共纳新农民党员177名,其中97人为高中以上学历,105人为本村乃至本镇的致富带头人或乡土人才,分别占纳新农民党员总数的54.8%和59.3%,与往年相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