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以孝为先,家以和为贵。三原县陂西镇渠家村的朱小娟,22年来,无怨无悔地侍候近乎瘫痪的公公婆婆,默默无闻,坚守孝道,被群众称为“最美的乡村媳妇”。
真诚相待,一生的选择
1990年,朱小娟经人介绍与胡忠智相亲。胡忠智一五一十地介绍了家里情况:“我家四口人,妈身体不好,常年服药,干不成活。你如果嫁给我,要干地里的活,又要干家里的活,将来坐月子,可能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你不愿意,我也不怨你。”听完这番话,朱小娟一下子惊呆了,同时也深深地感动了。她觉得,这样诚实的人,正是值得托付一生的人,朱小娟嫁到了胡家,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
儿媳胜过亲生女
从结婚第一天起,朱小娟照顾婆婆,端茶递水,做饭喂药,料理家务,抢干农活。丈夫和公公在外打工,18年中夫妇俩聚少离多。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公公突患脑梗,左半身偏瘫,丧失了自理能力。为了生计,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中的重担全落在她一人身上。面对两位近于瘫痪的老人,她也曾偷偷哭过,但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天不亮就起床,服侍老人穿衣、洗脸、做饭、喂饭、喂药;晚上又为老人洗脚、擦身子、剪指甲、推拿;深夜还要起来几次照看,几乎没有喘息时间。公婆看着儿媳劳累,疼在心里,想结束生命来减轻负担。2011年夏,半身不遂的公公准备投井自尽,被邻居发现拉住,正在村南水渠边割草的朱小娟,听到这个消息,扔下草笼和镰刀飞奔而来,一下子抱住公公,背上就往家走。公公号啕大哭:“怎么不让我死呀,我活在世上有啥用哩!”朱小娟边走边哭:“爸呀,你要走这路,忠智回来了,我给他咋说!”公公和她两个人,哭了一路,在场的村人无不落泪。
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我娘家妈
结婚20多年来,她真情照顾公婆,早中晚饭按点,几十年如一日的重复,很少回娘家,父母生病也顾不上。每想到这,朱小娟就忍不住泪流满面,感觉愧对父母。尤其逢年过节,只能在娘家打个照面,父母就赶紧催她:“小娟,你快回去吧!家里还有两个老人等你照顾呢,我和你爸不要你操心,倒是你要照顾好自己。你垮了,这个家就垮了。”普普通通的农民,平平凡凡的家庭,却教育出这么一个优秀、朴实、能干的女儿。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
久病床前无孝子,朱小娟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公婆的医药费和儿子的学杂费全靠丈夫一人打工赚钱维持,家里生活开销靠她喂的两只奶羊。为了能多卖点羊奶钱,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她坚持给羊寻草。靠自己积攒的一点零用钱,中秋节为老人买月饼,花30元钱给公公买鞋,自己一年到头没置办一针一线,穿的旧鞋,睡的旧床,铺的网套。她做的一切,感动着亲戚朋友和社会各界,帮衬着为家里买了新家具、太阳能、煤气灶和电磁炉。岁月催老了朱小娟的容颜,贫困锻铸了朱小娟的坚定,但改变不了她孝敬公婆的真情。(B)⑩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刚)近年来,三原通过抓好科技培训、落实国家妇女帮助政策、树立典型等多种措施,增强农村妇女创业致富能力,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家庭经济发展中大展身手。为提高农村妇女的创业技能,该县以“科技之...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