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谢效民 张永锋)近年来,三原县不断加大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稳步推进村级阵地“自有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新建、改扩建村活动场所157个,平均办公面积150平方米,广场面积约50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新建、改建率75%,有力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发展。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按照适当超前、经济适用原则,确定了新建一批、改建一批、协调利用一批的思路,明确了设施完备、制度规范、功能健全的目标要求,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顺利实施。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从规模大小、人口地域分布特点实际出发,通盘考虑,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分批进行新建;对房屋老化、设施简陋的村,进行改造扩建;通过有效盘活现有存量资产,进行协调利用。将活动场所建设同移民新村、新农村建设、文化站建设、社区建设以及远程教育站点、医疗室、图书室、警务室等办公用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硬化、绿化、亮化、美化配套设施,确保阵地建设选址科学、设计合理、一室多用。
强化领导,稳步推进。县委成立领导小组,由组织部牵头抓总,镇(中心)、村(社区)具体落实,财政、住建、纪检、审计、国土、农发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年签订责任书,将村、社区阵地建设纳入年度目标和干部考核。各级严格监管,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进度;财政部门统一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统一规划设计,实行标准化建设;组织、纪检部门不定期抽查,确保工程质量;各部门集中验收,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
多方筹资,确保投入。建立完善项目注入、财政配套、党费补助、结对共建、企村帮扶等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形成政策扶持、多方筹集、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建设资金运行模式。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协调国土、住建等单位简化手续、减免收费。截至2012年底,村级阵地建设共筹资1341万元,其中,上级项目投入745万元,县财政投入221万元,党费补助40万元,部门包村55万元,镇、村自筹300余万元。社区阵地建设共筹资350万元。通过结对帮扶和联帮共建,动员机关单位为村和社区购置桌椅、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安装网络,累计筹措帮扶物资135万元,确保了活动场所建设资金所需。(B)④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明丁昀记者景东旭)近日,国家希望工程项目——“神华爱心书屋”落户三原县马额中学。共青团三原县团委为书屋挂牌。“神华爱心书屋”是由共青团中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神华集团公司共同捐...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