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综合治理,休闲观光,正成为三原县旱腰带地区的新兴产业特色。
鲁桥镇余家坡的中疙瘩,悄然被“印象花谷”这个响亮名称所取代。
规划总面积6500亩的印象花谷,通过土地流转,第一次有了两眼深井。密如蛛网的暗管滴灌,伸向1.5万棵核桃树的根梢。
“老板经常说,印象花谷将来要成为休闲观光基地、关中民俗文化博览交流基地。”侍弄着手中的滴灌喷头,在中疙瘩下生活了60年的余存存一脸自豪。
位于嵯峨镇的天齐塬,三面环沟,严重缺水,但属于酿酒葡萄的优生区域。
生于徐木苟家村的吴亮,不声不响地看上这块宝地。
“我计划用5年时间,种植5000亩酿酒葡萄,建设一座特色酒庄,使天齐塬成为集酿酒葡萄种植、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综合生态、休闲旅游园区。”
站在天齐塬远眺,栽植的1700多亩梅璐哲、赤霞珠等优质葡萄,满目翠绿,摇曳生姿。
“示范带动、连片集中、规模发展,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旱腰带地区形成2万多亩大葱基地、12万亩优质时令水果、2万亩核桃杂果经济林。”三原县委农工部部长任永斌说。
昔日的黄土旱原变绿了,染红了,涂抹着浓郁的秋天印象。(B)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琳敏)今年以来,三原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已建成和修复完善的各类小农水设施成了全县农民群众受益最直接、效益最显著、联系最紧密的民心工程。截至目前,该县小型水利重点县项...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