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石)昔日散发着恶臭的“龙须沟”如今成了鸟语花香的健身广场;长者督促,村民自律,不用支付卫生费,村容村貌也整洁。11月20日,市创建办对三原县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结果进行检查,一位村民喜悦地说:“龙须沟”终于成了往事。
走进三原县大程镇南周村,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家家门前都建起了自己的小花园,每块文化墙上都张贴着卫生区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这些负责人不是保洁员,而是村容村貌监督员。”大程镇镇长张小房介绍,南周村共有8名监督员,全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自愿兼任,督促村民做好自家门前的卫生和公共区域的路面保洁。“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没事常在村里走走,既能发挥余热又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提起搞好村容村貌的“秘诀”,年过六旬的监督员黄治武告诉记者,通过不断督促,提高了大家的卫生意识,素质提高一切就好办了。
如今嵯峨镇宏远小区附近的村民们每日茶余饭后都会来到广场健身、跳舞,生活较之以往也增添了许多趣味,但谁能想到就在不久以前,他们还被门前的“龙须沟”困扰着。“昔日这里有条臭水沟,里面既有附近居民们倒掉的残羹剩饭,也有市场小贩们丢弃的烂菜叶,这些杂物长期浸泡在水中散发出阵阵恶臭,每次打此经过都要掩鼻而走。”说起过去的“龙须沟”,村民李爱莲至今仍记忆犹新。她喜悦地说,如今这“龙须沟”终于成了往事。
“今年县财政出资2450万元,清理了水沟内几十年的沉淀物,填平水沟后,搞起了绿化,拓宽了路面,建起了6000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并配备了健身器材。”嵯峨镇副镇长张红利告诉记者,经过改造,这里成了村民每天茶余饭后必来的地方。
(B)(14)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计划)近年来,三原县以“产业带动,质量兴县”为目标,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统筹城乡、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建成了以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为主的“四突出”质量兴县大体系,使...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