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文雄 马军)10月20日,注定是改变天齐塬“水荒”历史的一天。井深505米的岩溶井顺利成井!通过抽水试验,静水位175米,动水位195米,水位降深20米,出水量每小时20吨以上。经县疾控中心化验,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天齐塬——三原县嵯峨山东麓较大的残塬,西部山丘高,东部黄土覆盖,海拔高程580—950米之间,地下水埋藏深,水资源贫乏,整个塬面狭窄,四周沟壑纵横,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当地人祖祖辈辈称之为“旱塬”。找水、挑水、拉水……是天齐塬百姓日常生活!该塬面分布天井岸、槐树坡、杏树硷、三社和唐陵5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总人口4545人,耕地面积15000亩,坡地占50%以上,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天齐塬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日照便于经济作物发展。2012年,通过土地流转,占地2000亩的酿酒葡萄基地——天齐酒庄应运而生。然而,水,却成了企业正常运行的“拦路虎”!
为了根治困扰当地经济发展的“顽疾”,县水利局协同天齐酒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该地区周边地表、地下水源水量、水质实地勘探,通过不懈努力,反复论证,得出区域深层蕴藏可利用水资源的科学结论!9月6日,承载着当地百姓美好期盼的岩溶井正式开钻,经过工作人员一个多月的努力,深505米的岩溶井顺利建成,改变区域无可利用地下水的历史。(B)⑧
新闻推荐
这个故事要从一封特殊的信件说起。11月初,一封从河南省新乡市邮寄而来的信件出现在咸阳日报社的信箱内。写信人名叫杨振中,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是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退休老干部。在近千余字...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