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双休日,我带上儿子去爬山。
爬到半山腰,我们遇见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正从山上下来。他手执尖镐,背负竹篓。竹篓里塞满形态各异的树枝杈根,显得有些沉重。起始,我还以为他是附近的农民,闲着没事,上山打些树枝杈根作柴火。聊过几句后,才知道他是一位民间艺人,特意找这么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到山里来觅“宝”的。
这些丑不拉叽的东西也是宝贝?儿子对老人背篓里的树枝杈根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嘴甜手快,替老人卸下背上的竹篓,非得要他说说这些树枝叉根的巧妙。
“孩子,你可别小看这些木头疙瘩。它们可都是上好的根雕材料。”老人说着,从竹篓里取出一个树兜,要儿子想象像什么东西。
“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儿子将树杈翻来覆去,比画了好一阵子,终于有所发现,他惊喜地叫了起来。
“好聪颖的孩子。”老人颔首微笑,当即答应将这只雄鹰雕好以后,送给儿子作纪念。
约莫半个月后,儿子收到了老人许诺送给他的“雄鹰”。这是一件精美的根雕作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对不会相信它就是由那么一个木头疙瘩脱胎而来的。
我欣赏着这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在由衷佩服老人独具慧眼、匠心的同时,蓦地灵光一现,领悟出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千万别小看那些不起眼的东西,即使木头疙瘩也有闪光之处。只要雕琢得当,它们的前景同样可以光彩夺目。
木头疙瘩也有闪光之处!由此,我很自然地联想到我们时下的教育,以及我们在对所谓的“差生”“学困生”进行教育时所采取的态度和措施。许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做教师的看不到这群“木头疙瘩”的闪光之处,而误人子弟,乃至葬送了许多学生的美好前程。但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从那位根雕老人身上真正学到点什么。
(作者单位:三原县西阳镇武官中心校) (E)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文雄罗七一)近日,三原县高渠发展服务中心申家村村委会,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通俗易懂的党课讲座,该县党校副校长赵文龙正在为全县各镇(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申家村全体党员70多人进行了“摒弃...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