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一丁
干净整洁的路面,错落有致的房屋,重新修建的大型市场……2014年,三原县城乡环境卫生得到彻底改观,公路通畅了,环境改善了,远道而来的客商更是络绎不绝,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1月29日,记者跟随市创建办走访了三原县城及多个周边乡镇,感受到了这一年来三原县的华丽“转身”。
“八统一”机制的实施让村子干净了
走进陵前镇三胜村,映入眼帘的是平整干净的水泥路,路面一尘不染,修建一新的健身广场上,几位老人在悠闲地活动筋骨。“我们村子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后,无不称赞村子变漂亮了。”村民史师傅告诉记者,村子环境变好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通过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村民们的心也齐了。
三胜村的转变只是陵前镇所有村庄的一个缩影,这一切转变都源于年初施行的“八统一”机制,统一收费:每户每月仅需缴纳5元垃圾费。统一人员:全镇分为61个片区,公开选聘了61名保洁人员。统一车辆:全镇统一购置质量好、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安全的电动垃圾收集车,用于收集各家各户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标志:将垃圾收集车统一喷成黄色,统一喷上“陵前环卫”字样。垃圾收集人员统一着装,标志明显,既好看又安全。统一收集:群众每天早上将生活垃圾放到门前,由保洁人员每天按时收集,运送到指定的垃圾填埋点。统一处理:配备装载车辆,安排专人定期对垃圾处理。统一保洁:镇上定期组织保洁人员清理路肩杂草,打扫路边卫生,定期对路边树木进行修剪、涂白、圈红。统一考核:由镇城建办安排专人,对各片区的垃圾清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并将考核评比结果和工资奖金结合起来。每季度评选10名优秀保洁员,每人奖励人民币200元。每年评选10名优秀保洁员进行奖励,每人奖励人民币500元。
大型市场搬出县城环境美了
记者走进位于三原县东郊的阳光果蔬交易市场,统一规划的市场内布局合理,干净整洁。在大棚摊位内到处都是忙碌景象。南来北往的客商讨价的、过磅的、给车上货的……记者了解到,阳光果蔬交易市场是2011年组建的一家民营公司,2014年7月商户已经进驻,250多套门面房出租率达85%,大棚出租率100%,现在的果蔬市场真是“一铺难求”。
三原县是远近闻名的蔬菜大县,各种新鲜蔬菜从这里每天发往全国各地。可是,之前占地三十亩的农贸批发市场设置在县城中心东四路,每天清晨运送蔬菜的大型车辆进进出出,不仅噪音扰民,更是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原先东四路的市场外混乱不堪,狭窄的道路上占道经营现象十分严重,别说大型车辆就连农用三轮车都是从街头堵到街尾。”赵小丽经营大蒜批发已经十多年了,去年搬进新市场后,生意是越来越好,每天来的外地客商较以往更是翻了一番。
随后,记者来到三原县富聚汽车服务市场,这里仍在进行着紧张施工,建成部分已颇具规模,目前汽车城正在火热招商。“不少汽修店、洗车店的老板都来咨询什么时候才能入驻市场。”县双创办工作人员介绍,一直以来,南环路、东四路、东三路等路段多家洗车店常年占道、出店经营,污水流淌路面,给县城的形象大打折扣,这个汽车服务城的建成将彻底改变这个“窘相”。
通过一年时间的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三原城乡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从过去的“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到现今的“主动参与,积极创优”,县城从过去的“杂乱不堪、拥堵严重”到现在“道路通畅,环境优美”,可见环境卫生整治带给三原县的不仅是城乡环境的转变,更是综合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 (B)(14)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高峰)2月2日,三原县首家涉农电子商务企业揭牌并上线运营。这一全新的营销模式,为农产品直销全国各地开辟一条便捷的“快速干道”,有望破解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难题。当天,三原县还成立了...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