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以南农村供水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樊琼
“水龙头一拧,这白花花的水就来了,24小时不间断供水,再也没有以前的苦咸味了。”日前,三原县陵前镇焦村的杜彩蓝拿着水桶走到家门口,接水洗菜,为一家老小准备午饭。
三原县陵前镇焦村地处渭北旱腰带,属于典型的缺水型、水质差地区。杜彩蓝说,以前虽然自来水也通到各家各户,但水含氟高,特别是下雨后水里都是细沙子,根本没法喝,就这样的水还不能保证每天都有。
为了解决焦村以及周围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今年,三原县水利局实施了马额集中供水工程,深挖机井开辟新水源。
“这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最普遍的方式,在水源充沛的地区打一口深井,将井水提到高处的蓄水池中,进行沉淀消毒后,通过管网把干净的水送到千家万户。马额集中供水工程就打了800米深的水源井2眼,300吨蓄水池2座,还修建了20米高3吨的水塔1座,铺设输水管网150公里。彻底解决了马额、陵前22个行政村,3.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县水利局副局长安静说。
三原县今年民生水利投资最大的清河以南农村供水工程为省级审批的千吨万人以上规模工程。工程以县城供水富余水量作为水源,主要解决和改善三原县清河以南、县城以东,地处苦咸水区的渠岸、独李、陂西、安乐等6个镇59个行政村11.56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清河以南农村供水工程一标段项目经理雒江辉介绍说,工程从7月8号全面开工建设以来,3个施工标段针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特点,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严把工程质量关口,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截至目前,三个标段累计铺设输水管道97公里。
农村饮水问题既是生活问题也是生产问题,既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三原县坚持每年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实事来抓。对缺水区、高氟水区、苦咸水区进行全面摸底普查,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平原人口居住密集区选好水源集中供水;嵯峨山区打井建池,管网入户;距离县城、集镇较近的村组,延伸自来水厂供水管线,辐射解决群众的吃水问题。“十二五”以来,三原县共实施了以小道口水库、马额集中供水工程为代表的73处农村供水工程,完成投资1.3亿元,解决和改善了28.93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农村供水普及率86%。(B)⑥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三原县高新区在原有的基础上转型升级,拓展延伸新兴产业园区。目前,建成面积8.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70余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30亿元,带动周边从业人员8000余人。图为装备制造园区企业生产线一角...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